東阿的意思、東阿的詳細解釋
東阿的解釋
(1).指 三國 魏 曹植 。 植 曾封為 東阿王 ,故稱。《文選·左思<魏都賦>》:“勇若 任城 ,才若 東阿 ,抗旍則威噞秋霜,摛翰則華縱春葩。” 劉逵 注:“ 彰 後為 任城王 , 植 為 東阿王 。” 清 趙執信 《海鷗小譜·夜合花》:“ 東阿 才費, 文園 渴劇,端為卿卿。”
(2).東隅。《宋書·後廢帝紀》:“晚至 新安寺 就 曇度道人 飲酒。醉,夕扶還於 仁壽殿 東阿氈幄中卧。”
(3).指阿膠。中藥阿膠以産于 東阿縣 (今屬 山東省 )者為貴,因以代稱。 宋 蘇轼 《小圃五詠·地黃》:“投以東阿清,和以北海醇。” 王文诰 注:“《本草》: 陶隱居 雲:阿膠出 東阿 ,其用皮有老少,則膠有清濁。”
詞語分解
- 東的解釋 東 (東) ō 方向,太陽出升的一邊,與“西”相對:東方。東經(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或經線)。東山再起(喻失勢之後,重新恢複地位)。付諸東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道主(泛指
- 阿的解釋 阿 ā 加在稱呼上的詞頭:阿大。阿爺。阿爹。阿羅漢。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東阿”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綜合理解:
一、曆史人物代稱
指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曹植(字子建)。他于公元232年被封為東阿王,後世常以“東阿”代稱其人或作品。如《魏都賦》中“才若東阿”即贊譽其文采。
二、地理方位表達
- 字面含義:指東方或東邊的高地(“阿”古義為山丘或臨水高地)
- 具體地名:今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因戰國時期齊國在此設“阿邑”,後分東、西兩地,此地居東得名。地理特征上,該地位于古濟水與漯水交彙處,地勢高于周邊。
三、藥材代稱
特指阿膠。因東阿縣地下水獨特,自古為阿膠正宗産地,《本草綱目》等典籍均記載“阿膠出東阿”,故“東阿”成為優質阿膠的代稱。蘇轼詩句“投以東阿清”即用此典。
補充說明:
-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需區分使用,如《宋書》載“東阿氈幄”指方位,而中藥典籍則指代藥材。
- 現代多用于地名(東阿縣)和文化典故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阿(dōng ē)指的是中國的一個地名,位于山東省的臨沂市境内。下面來拆分一下這個詞。
- 部首:東阿是一個複合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第一個字是“東”,部首為“一”,表示方位,“阿”字的部首為“阜”,表示防禦、守護。
- 筆畫:根據拆分,可以得到這兩個字的筆畫數。其中,“東”字有五個筆畫(一,丨,一,丨,丨),“阿”字有九個筆畫(阜,廠,一,匚,廠,一,厶,一,一)。
東阿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它最早的意義是指中國古代的阿房宮,即秦始皇的宮殿。後來,這個詞也用來指代周圍的地區,包括山東東阿等地。現在,東阿也可以作為姓氏、商标等使用。
關于繁體字,東阿的繁體字是「東阿」,其中「東」是指東方、東部,而「阿」仍然表示守護、防禦。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但是由于「東阿」這個詞的起源較晚,所以其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應該和現在的寫法無太大差異,沒有太多相關的資料來證明其古時候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出生在東阿,長大後去了北京。
2. 東阿地區以其豐富的文化遺産而聞名。
3. 我們計劃明天去東阿旅遊。
一些與東阿相關的詞語有:東城、東部、阿房宮等。
近義詞:東方、東部、東京等。
反義詞:西方、西部、西安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