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讨誅殺。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6*解三·慧遠》:“ 縱 ( 譙縱 )有從子 道福 ,兇悖尤甚,将兵往陴,有所讨戮。”《晉書·阮種傳》:“或以狙詐,侵侮邊夷;或幹賞啗利,妄加讨戮。”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讨戮漢語 快速查詢。
“讨戮”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ǎo lù,其核心含義為征讨誅殺,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中。以下是詳細解析:
字義拆分
綜合釋義
指通過軍事行動讨伐并誅殺敵方,強調武力鎮壓與清除的複合行為,常見于描述古代戰争或平叛事件。
《高僧傳·義解三·慧遠》
“縱(譙縱)有從子道福,兇悖尤甚,将兵往陴,有所讨戮。”
——描述譙縱的侄子道福因兇暴被讨伐誅殺。
《晉書·阮種傳》
“或以狙詐,侵侮邊夷;或幹賞啗利,妄加讨戮。”
——批評濫用武力、為私利而征讨的行為。
需注意,“讨戮”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更常用“讨伐”“剿滅”等替代。如需引用,建議标注出處或說明語境。
讨戮(tǎo l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進行殘殺、屠戮,尤指對敵人進行殺戮。
這個詞的部首是讠和戈。讠是指字的頭部部首,表示與言語相關的意思。戈是指字的右邊的部首,表示與戰争、軍事相關的意思。
讨戮的拆分筆畫是共5畫。其中,讨的拆分筆畫是共5畫,戮的拆分筆畫是共9畫。
讨戮的來源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組合而成。讨指以正義的方式追求公道,對不公平或錯誤進行追究;戮指将敵人置于死地,屠殺敵人。
在繁體漢字中,讨戮的寫法為討殺。将讨的日字旁換成月字旁,戮的火字旁和肉字旁改變順序。
在古時候,讨戮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在古代的文獻中,讨戮并沒有出現頻繁,所以古代的寫法可能比較罕見。
以下是讨戮的例句:
他對那個犯下罪行的人表示憤怒,決心要讨戮他。
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不同的組詞,如讨伐、殘酷。他們的意思也與讨戮相近。
與讨戮意思相反的詞是和解、寬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