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hick and heavy]∶又厚又重
厚重的棉被
(2) [generous]∶豐富而貴重
厚重的禮物
(3) [honest, kind and serious] 溫厚穩重
為人厚重
(1).敦厚持重。 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 周勃 厚重少文,然安 劉 氏者,必 勃 也。” 宋 王安石 《尚書屯田員外郎仲君墓志銘》:“君厚重有大志,不妄言笑。”《明史·劉仲質傳》:“ 仲質 為人厚重篤實。”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二篇:“其民厚重,故雖直抒胸臆,猶能止乎禮義。”
(2).渾厚莊重。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欲於大殿書‘大雄之殿’四字……以‘大’‘之’二字皆少筆,宜結體厚重。”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作詩不可不辨者,……厚重之與笨滞也,縱橫之與雜亂也:亦似是而非。” 秦牧 《茅台·花雕瓶子》:“采取獨特的形式,在樸素中注意到和諧,端莊,厚重,光澤。”
(3).厚實,有分量。 宋 嶽飛 《申省進兵渡江劄子》:“今據諸處申到,番僞敵馬厚重,欲分路前來侵犯。”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三:“ 即墨 刀尤精鍊厚重。” 魯迅 《書信集·緻鄭振铎》:“我的意思,以為季刊比月刊較厚重。”
(4).豐厚隆重。 唐 張鷟 《遊仙窟》:“予與夫人娘子,本不相識,暫緣公使,邂逅相遇。玉饌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謝。”
(5).厚待,看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 甯 欲觀之,慨出相示,熒熒然一小劍也。於益厚重 燕 。”
“厚重”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理解,具體如下:
物理屬性
指物體又厚又重,如“厚重的棉被”。這一用法強調物質層面的厚實感,常見于描述實物。
抽象價值
形容豐富而貴重的事物,如“厚重的禮物”,多用于表達對物品或情感的珍視。
性格特質
指人溫厚穩重的性格,如“為人厚重”,強調敦厚持重的品質。例如《漢紀》中評價周勃“厚重少文”,即突出其可靠性格。
渾厚莊重
多用于藝術或文字風格,如書法“結體厚重”,或文學作品的沉穩感。
豐厚隆重
可指儀式、待遇的隆重程度,如“厚重之禮”。
如需更完整釋義或例句,可參考《漢紀》《隨園詩話》等文獻。
厚重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物體或事物的質量、重量、能力等方面具有厚實、沉重等特點。
厚重的部首是廠,筆畫數為12畫。
厚重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邶風·有狐》中的一句詩句:"何厚□□兮,愉快而可喜",這裡的"厚□□"意為深厚、濃郁之意。後來,厚重逐漸派生出指代厚度大、重量大等意義,成為一個常用詞彙。
厚重的繁體字為「厚重」。
古代漢字寫作「厚恢」、「厚燠」等形式,使用的字形與現代有所不同。
1. 這本百科全書的信息量很大,知識内容非常厚重。
2. 這幅畫的用色很濃,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
厚重的組詞有:厚重感、厚重感覺、厚重質地、厚重知識等。
厚實、沉重、濃郁。
薄薄、輕盈、輕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