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通旦。 唐 李峤 《鐘》詩:“ 平陵 通曙響, 長樂 警宵聲。” 唐 曹松 《商山夜聞泉》詩:“那辭通曙聽,明日度 藍關 。”
“通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從夜晚直到天亮,即整夜、徹夜。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文獻的詳細解釋:
通曙(tōng shǔ)
指從夜晚持續到天明的時間段,強調時間上的貫穿性。
例證:
“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陰。六龍飛诏下,十郡擁輿臨。通曙嚴關啟,沖風朔雪深。” —— 明·王世貞《送李員外實夫》
此句中“通曙”形容整夜未眠或事務持續至破曉的狀态。
本義為“貫通、無阻礙”,引申為“整個、全部”。
《說文解字》:“通,達也。”
指天剛亮、破曉時分。
《玉篇》:“曙,東方明也。”
組合義:從夜晚直通黎明,即“徹夜”。
“通曙:猶達旦。從天黑到天亮。”
以“通宵達旦”釋“通曙”,強調時間連續性。
南朝·王融《和南海王殿下詠秋胡妻》:
“通曙望終夕,玄鬓坐将侵。”
此處描寫徹夜不寐至鬓發漸白,凸顯時間跨度。
詞彙 | 核心意義 | 差異點 |
---|---|---|
通曙 | 貫穿夜晚至破曉 | 強調時間自然延續 |
徹夜 | 整夜 | 側重時段完整性 |
達旦 | 直到天亮 | 突出終點(天明) |
權威辭書官網(需訂閱訪問)
(注:部分古籍原文需通過專業數據庫檢索,公衆平台鍊接僅供參考。)
“通曙”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ōng shǔ,意為“通旦”,即從夜晚到天亮的整段時間,可理解為“通宵達旦”或“徹夜”。
詞義構成
文學用例
該詞多見于古詩文,例如:
近義與用法
與“通宵”“達旦”含義相近,多用于描述持續整夜的活動或現象,常見于書面表達。
白衣天使貝萋比裡博達播音不閑長圍雠憤川岫楚之平村集存坐殿軍凍風笃耨翻山涉水富貴花鋼纜公服含诟後悔不及懷磚家耗江浒谏果講咨蹇蹄結歡疾痗金戈鐵騎靖言錦鱗靳色軍風凱闱潦潦撩雲撥雨曆井扪天梅福皮笠平列巧捷萬端妻公青蓮眼麴行日薄虞淵辱門敗戶扇汗勝義壽燭碩茂淘氣滕王閣晩婆婆畏戢微氣象學五讓嘯俦斜玉旁谿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