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提象的意思、提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提象的解釋

本謂人君觀天象而立法治國,引申指即帝位。《左傳·昭公十七年》“鳳鳥氏,歷正也” 唐 孔穎達 疏:“《河紀》雲:‘ 堯 即政七十年,鳳皇止庭。 伯禹 拜曰:昔 帝軒 提象,鳳巢阿閣。’” 唐 元稹 《鎮圭賦》:“自天有命,非因桐葉而封 唐 ;提象握機,故配土行而執鎮。”《舊唐書·禮儀志二》:“ 永徽 二年敕曰:‘上玄幽贊,處崇高而不言;皇王提象,代神功而理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提象"一詞在漢語中屬于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古典文獻角度展開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提"本義為懸持、拎起,引申為提取、提煉;"象"指物象、表象,亦可指《周易》哲學中"天垂象"的宇宙規律象征。二者結合構成動賓結構,指從具體物象中提煉抽象意義,或通過具象形式表達哲理概念。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周易·系辭》"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赜,而拟諸其形容,象其物宜",其中"拟象"思想與"提象"的抽象提煉過程存在邏輯關聯。唐代孔穎達疏解《禮記》時,曾用"提其精象"表述對禮制本質的抽象概括,可視作文人使用該詞的早期範例。

在具體語用中,"提象"多出現于哲學思辨或藝術創作領域。如清代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中強調"提象以明理",指通過具象事物闡明抽象義理;書畫理論中則引申為"提其氣象",指提煉物象的精神本質進行藝術表達。現代漢語使用中,該詞多保留在專業學術文本中,日常口語已較少使用。

權威文獻可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6冊第533頁對"提"字的釋義解析,以及《周易譯注》(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387頁對象數思維的闡釋。

網絡擴展解釋

“提象”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文獻語境具體分析:

一、核心含義(古代政治語境)

  1. 本義:指君主通過觀察天象制定治國方略。源自《左傳》唐孔穎達疏,描述堯帝通過觀測鳳凰來朝的祥瑞确立統治合法性。
  2. 引申義:逐漸演變為"即帝位"的代稱,如唐代元稹《鎮圭賦》用"提象握機"暗喻帝王執掌政權,《舊唐書》則直接将"皇王提象"與"代神功而理物"對應。

二、現代語義延伸(需謹慎使用) 有現代辭書将其解釋為"通過類比提取事物共性規律"(如查字典),但該釋義未見于古代文獻,可能是現代學者對"提象"字面義的重新诠釋,使用時需注意語境區分。

三、文字學輔助理解 • "提"含"引領、把握"之意(如提綱挈領) • "象"既可指天象,也可引申為法度象征 二字組合凸顯古代"天人感應"的政治哲學觀。

建議:研究古代文獻時應采用第一類釋義,現代語境使用第二類釋義需标注新解屬性。可通過《十三經注疏》《全唐文》等典籍進一步考證原始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被服廠邊捷并辔缽昙摩羅伽大寶操筆插腳村虔窦車騎短價多年方堙番棗風浪負數傅岩跟包公券雚菌鼓吵罛釣呵佛祖哄哄紅棉吉皇藍本練禫連滾帶爬連及草療程鱗鬣麥花漫天徹地年深月久鳥耘尼寺怕人怕是偏精前呼後擁起羞日志瑞香三唱搔着癢處杉船尚且賞刑贍藻沈着臉設筵食芹水宿山行綏集探視透露未一夏蟲語冰相觀郄兵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