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棉的意思、紅棉的詳細解釋
紅棉的解釋
(1).木棉的别稱。以開花紅色得名。 康有為 《伍氏萬松園觀鬥蟋蟀》詩:“千古雌雄竟誰是,紅棉笑殺 賈平章 。”按, 賈似道 曾任同平章事,後被貶行至 漳州 木棉庵 ,被殺。
(2).亦作“ 紅緜 ”。紅絲棉的粉撲。婦女化妝用品。 清 納蘭性德 《菩薩蠻》詞之四:“澹花瘦玉輕妝來,粉融輕汗紅緜撲。”《傳統相聲集·開粥廠》:“二兩胰子,二兩刨花,十張紅棉,兩盒兒官粉,一罐兒桂花油。”
詞語分解
- 紅的解釋 紅 (紅) ó 像鮮血的顔色:紅色。紅葉。紅燈。紅塵。紅包。紅燒。紅潤。紅豔豔。紅口白牙。紅繩系足(舊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緣)。 象征順利或受人寵信:紅人。紅運。紅角(?)兒(受觀衆歡迎的演員)。走紅。
- 棉的解釋 棉 á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像桃,内有白色的纖維和黑褐色的種子。纖維供紡織及絮衣被用。種子可榨油,供食用和工業用(通稱“棉花”):棉襖。棉被。棉布。棉紡。棉桃。棉紗。棉線。棉絮。 筆畫數:; 部首:
專業解析
紅棉,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植物學含義(特指木棉)
指木棉樹及其花朵,學名Bombax ceiba,是木棉科落葉大喬木。其詳細特征包括:
- 形态特征:樹幹高大挺拔,可達25米;樹皮灰白色,具圓錐狀粗刺;掌狀複葉;花朵碩大,花瓣通常5枚,色澤鮮紅、橙紅或金黃色(以紅色最為典型和常見),花期集中在春季(2-4月),先葉開放,簇生于枝端,花萼厚革質。果實為蒴果,内壁有絹狀纖維包裹種子。
- 分布與習性:原産于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在中國主要分布于華南如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台灣、四川(南部)等地。喜溫暖濕潤氣候和陽光充足環境,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
- 用途與價值:
- 觀賞價值:因其早春滿樹紅花、無葉襯托的壯觀景象,被譽為“英雄樹”,是南方重要的觀賞樹種和城市綠化樹。
- 經濟價值:果實内的棉毛(木棉絮)纖維短而細軟,不易紡紗,但耐壓、透氣、浮力強,傳統上用作枕頭、褥墊、救生圈的填充物,也可造紙。木材輕軟,可供制作包裝箱闆、火柴梗等。花、根、皮可入藥。
二、文化象征與引申義
- 英雄氣概與奮發精神:由于木棉樹高大筆直、花朵紅豔如火、花期早且無需綠葉襯托,常被賦予英雄、陽剛、不屈不撓的象征意義,尤其在嶺南文化中地位崇高。廣州市将其定為“市花”。
- 地域文化符號:在中國南方,特别是廣東地區,“紅棉”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意象,常見于文學、藝術(如歌曲《紅棉頌》)、地名(如紅棉路、紅棉大廈)和品牌命名中,代表着地域特色和城市精神。
“紅棉”一詞在漢語中,核心指代木棉樹及其鮮豔的花朵,以其獨特的形态和早春盛放的景象著稱。它不僅是重要的生态資源和具有經濟價值的植物,更因其挺拔偉岸的形象和火紅熱烈的花色,被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英雄氣概、蓬勃向上的精神,成為南方地區,尤其是廣東省廣州市的标志性文化符號。
主要參考來源: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紅棉”及“木棉”的釋義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
- 《中國植物志》線上版 - 對木棉(Bombax ceiba)的詳細描述 -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 《廣州地方志》 - 關于紅棉作為廣州市花的記載與文化意義 - 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 中國自然标本館(CFH)物種信息庫 - 木棉的分布、形态特征與圖片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 - “木棉”條目 -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華南植物園官方網站 - 對華南地區特色植物木棉的介紹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資源 - 關于常見樹木(含木棉)的科普内容 - 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
網絡擴展解釋
“紅棉”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植物學含義(核心釋義)
紅棉是木棉樹的别稱,屬木棉科落葉大喬木,因花朵呈紅色得名。其特點包括:
- 形态特征:樹幹直立帶瘤刺,掌狀複葉,花朵大型橙紅/紅色,果實為蒴果内含棉絮()。
- 文化象征:被譽為“英雄樹”,因花紅似火、枝幹雄壯,常被視作英雄氣概的象征()。
二、生活用具含義
指古代婦女化妝用的紅絲棉粉撲,又稱“紅綿”。如清代納蘭性德詞中“粉融輕汗紅綿撲”即描述此物()。
注:部分低權威性資料提及“紅棉”有形容人善良的成語用法,但該釋義未見于權威詞典,建議謹慎采信。
别人正在浏覽...
白帝倉北寺匾短朝晡巢穴弛力導纜器典鐘滴裡嘟噜煩難飯飧頫首豪估河堤滑鈎荟蘙瓠梁湖目胡敲建除兼收并蓄椒岸繳付校勘郊澤警扞筋節機鑿刊版老爺爺咧嘴陋識門庭如市面埶靡瑣募原盆池迫壓恰如情深友于清賬起痿曲部尚書散參升扶戍煙松颷隨趂坦然桃枝杖髫齒頹魄讬身脫脂文魮無加顯诤笑容可掬攜抱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