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滾帶爬的意思、連滾帶爬的詳細解釋
連滾帶爬的解釋
形容害怕得慌亂逃走的樣子。
詞語分解
- 連的解釋 連 (連) á 相接:連日。連夜。連年。連亘(接連不斷)。連襟(姐妹的丈夫之間的親戚關系)。連載。連綴。連理。烽火連天。連篇累(噄 )牍。 帶,加上:連帶。連坐(一個人犯法,他的家屬、親族、鄰居連帶受
- 爬的解釋 爬 á 手和腳一齊着地走路,蟲類行走:爬行。爬蟲(爬行動物)。爬泳。 攀登:爬高。爬升。爬山。往上爬(諷刺追求功名的人)。 搔:爬癢。爬搔(“搔”讀輕聲)。 筆畫數:; 部首:爪;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連滾帶爬”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漢語成語,用于描述人(或動物)在極度慌亂、狼狽或情急之下,連滾帶爬地匆忙逃離或行動的狼狽姿态。其詳細解釋如下:
-
核心釋義:
- 形容人(或動物)在驚慌失措、極度恐懼或急于逃命時,手腳并用、連滾帶爬地奔跑或移動的樣子。它強調動作的慌亂、笨拙和不體面,完全失去了正常的行走姿态。通常帶有貶義色彩,指狼狽不堪、落荒而逃的情景。
-
結構分析:
- 連…帶…:這是一個固定結構,表示兩個動作同時發生或緊接着發生,相當于“一邊…一邊…”或“又…又…”。在這裡連接的是“滾”和“爬”。
- 滾:指身體在地上翻滾的動作。
- 爬:指手腳并用、匍匐前進的動作。
- 因此,“連滾帶爬”字面意思就是“翻滾和爬行同時進行”或“又滾又爬”,生動描繪了一種極其慌亂、不顧一切、姿勢難看的移動方式。
-
使用場景與語境:
- 形容逃跑的狼狽:這是最常見的用法。例如:“聽到槍聲,敵人吓得連滾帶爬地逃跑了。” “小偷被發現後,連滾帶爬地翻牆跑了。”
- 形容情急之下的匆忙: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為了趕時間或躲避危險而手忙腳亂。例如:“眼看火車要開了,他連滾帶爬地沖進了站台。” “地震發生時,人們連滾帶爬地從屋裡跑出來。”
- 形容受到驚吓後的反應:因受到巨大驚吓而失去常态,慌亂躲避。例如:“突然竄出一條大狗,孩子吓得連滾帶爬地跑回媽媽身邊。”
- 略帶誇張的形容:有時也用于略帶誇張地形容某人行動非常匆忙或笨拙。例如:“他接到電話,連滾帶爬地趕去開會。”
-
出處與權威參考:
- 該成語屬于現代漢語常用口語和書面語詞彙,其具體出處難以精确考證,但在現代漢語權威詞典中均有收錄和解釋。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明确收錄“連滾帶爬”,釋義為“形容狼狽逃竄或倉皇奔跑的樣子”。這是現代漢語最權威的規範性詞典之一,其釋義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認可度。其定義是理解該詞最核心、最标準的依據。
- 《漢語成語大詞典》中華書局:作為專門收錄成語的工具書,通常會詳細解釋成語的意義、用法和來源(盡管此成語來源可能不古)。其解釋會更側重于成語的整體性和比喻義。
- 語言學著作:現代漢語語法和詞彙研究著作在分析“連…帶…”結構或描述性動詞短語時,常會以“連滾帶爬”作為典型例子,分析其結構特點和表達效果。例如,在讨論“連動式”或“并列式複合動詞結構”時可能提及。
-
同義詞與反義詞:
- 同義詞:抱頭鼠竄、落荒而逃、倉皇逃竄、屁滾尿流(程度更重)、慌不擇路。
- 反義詞:從容不迫、不慌不忙、鎮定自若、閑庭信步。
“連滾帶爬”是一個描繪狼狽逃竄或倉皇行動的生動成語,核心在于表現動作的極度慌亂、笨拙和不體面。其權威釋義應以《現代漢語詞典》為準,即“形容狼狽逃竄或倉皇奔跑的樣子”。
網絡擴展解釋
“連滾帶爬”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形容因極度害怕或慌亂,不顧形象地連滾帶爬逃跑的樣子,強調動作的狼狽與急促。
二、出處與演變
- 古典來源:最早見于清代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89回,描述人被外力控制後狼狽跪爬的場景。
- 現代用例:作家王朔在《動物兇猛》中用于描寫小孩被吓跑的情景,擴大了其應用範圍。
三、使用場景
- 描述逃避危險或困境時的窘态,如“敵人被打得連滾帶爬逃跑”。
- 可帶輕微貶義,暗示慌亂失态,需注意語境適用性。
四、例句參考
- 村長連滾帶爬趕往鎮裡報信。
- 小孩被吼後連滾帶爬逃走。
五、結構與擴展
- 結構:聯合式四字成語,繁體為“連滾帶爬”。
- 近義詞:“抱頭鼠竄”“慌不擇路”(需結合更多資料補充)。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學引用,可查看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百裡之命報批豹字牌背搭子崩號閉壁蔔肆不踰矩賜香跌卦帝胤敦率訛語影帶翻躍附京服舍館學涸堅轟隆轟隆歡語翬錦嚼雜嘉問嗟食九品老搭檔沴疠脈望面謀拿給年侄濆淪破的鉗髠妾妃輕看區舍曲為之防人才内閣人間地獄任土作貢鱬鰗魚鋭标入主纔待賞逸升舉神胎眎朝樹敦水扭水筩四時節悌順王府井五元五雲裘相對與絕對詳慎曉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