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于零的數。負數在數前加負號來表示,如-3,-5。 毛 * 《矛盾論》三:“例如,數學中的正數和負數,機械學中的作用和反作用……都是因為具有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質,才構成了不同的科學研究的對象。”
關于“負數”的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負數是數學中表示小于零的實數,用于描述與正數相反意義的量。例如:-3℃表示零下溫度,-100元表示財務虧損。負數與正數共同構成有理數集,滿足數軸的對稱性。
2. 數學表示與數軸 • 符號标記:在數字前加負號“-”,如-5 • 數軸位置:位于原點(0點)左側,距離原點越遠數值越小 • 相反數:每個負數對應一個絕對值相等的正數(如-7與7互為相反數)
3. 運算規則 | 運算類型 | 規則示例 | 結果特征 | |----------|----------|----------| | 加法 | (-3) + (-2) = -5 | 絕對值相加,符號不變 | | 減法 | 4 - (-1) = 5 | 轉化為加法(加相反數) | | 乘法 | (-3) × 4 = -12 | 異號得負,同號得正 | | 除法 | (-15) ÷ (-3) = 5 | 規則同乘法 |
4. 實際應用場景 • 溫度計量:區分零上與零下 • 地理測量:海平面以下海拔(如死海海拔-430米) • 經濟領域:債務、虧損的量化表示 • 物理矢量:方向相反的力或速度
5. 關鍵數學屬性 • 絕對值:負數絕對值是其相反數,$| -a | = a quad (a>0)$ • 平方特性:負數的平方為正數,$(-a) = a$ • 不等式:負數之間,絕對值大的數實際更小(如-8 < -3)
負數概念的建立完善了數系的連續性,使數學能夠更精确地描述現實世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負數是數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表示小于零的數。在數軸上,負數位于原點的左側,用于表示欠債、虧損、溫度低于零等概念。
《負數》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貝部和攵部。
- 貝部是一個常見的漢字部首,表示與貝殼相關的事物。
- 攵部是一個少見的漢字部首,表示與敲擊、打擊等動作有關的事物。
該詞的總筆畫數為11畫。
《負數》一詞來源于《數學大成》,是中國古代著名數學著作之一。繁體字寫作「負數」,在繁體字地區如台灣、香港等仍然廣泛使用。
在古代,負數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早期的寫法為「負」,後來發展為「負」。字形上有所調整,但仍保留了貝部作為部首。
1. 這個溫度是負五度。
2. 他的銀行賬戶上欠了一個負數的金額。
3. 負數與正數一起構成了數軸上的數學體系。
1. 組詞:負數有關的詞語包括「負債」、「負擔」、「負責」等。
2. 近義詞:負數的近義詞包括「負值」、「負量」、「負方向」等。
3. 反義詞:負數的反義詞是「正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