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idow]∶亡夫之妇。即******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唐· 杜甫《无家别》
(2) [wife of a man with concubine]∶旧指大老婆,嫡妻;一说寡德之妻,谦词;一说为国君夫人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诗·大雅·思齐》
(1).嫡妻。《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毛 传:“寡妻,适妻也。”一说为贤妻。 郑玄 笺:“寡妻,寡有之妻,言贤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禁童子之暴謔,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鬭鬩,则 尧 舜 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諭。” 唐 杜甫 《入衡州》诗:“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墻。” 仇兆鳌 注:“寡妻从郡,谓 瓘 无姬妾之好。”
(2).******。《汉书·酷吏传·田广明》:“ 受降 都尉前死,丧柩在堂, 广明 召其寡妻与姦。” 唐 杜甫 《无家别》诗:“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飢饉饶群盗,征求及寡妻。”
“寡妻”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分析:
嫡妻/正妻
源自《诗经·大雅·思齐》的“刑于寡妻,至于兄弟”,毛传解释为“适妻”(即正妻)。郑玄笺注则称“寡有之妻,言贤也”,即贤德的妻子。
例如《颜氏家训》中“寡妻之诲谕”即指正妻的教导。
寡妇
指丈夫去世的妇人,如杜甫《无家别》中“一二老寡妻”,以及《汉书·酷吏传》提及的“召其寡妻与奸”。
需根据文本时代及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建议结合具体古籍或诗句进一步分析,可参考《诗经》《汉书》《杜工部集》等文献。
寡妻,指的是丈夫去世或与丈夫长期分居的妇女。
寡妻的部首是宀和女,寡妻的笔画数是13画。
寡妻一词源自于中国古代社会,用于描述丈夫去世或长期分居的女性。在封建时代,女性被依附于男性的身份和地位,因此寡妻这个词在古代社会中相对常见。
寡妻的繁体字为寡妻。
古代对于寡妻的写法没有明确的规范,主要取决于个体的书写风格和时代的差异。一些古籍中可能使用了"喀寡妻"或"刮寡妻"的写法。
1. 那位寡妻失去丈夫后一直过着孤独的生活。
2. 在古代社会,许多寡妻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努力生活下去。
寡妻的相关组词有:
1. ******:指的是丧偶的女性。
2. 孀妇:指的是没有再婚的******。
3. 寡居:指的是长期分居的状态。
寡妻的近义词有:
1. 寡居:指的是长期分居的妇女,与寡妻含义相近。
2. 孀妇:指的是没有再婚的******,意义上也与寡妻相似。
寡妻的反义词是已婚妇女,即指有丈夫陪伴的女性。
庵堂奥克兰阿毗达磨必固兵马司宾僚豺节澄澈寸裂道消答数大询对槛儿对头厄急放牛归马方兴未艾风池焚林竭泽海东贺辞坏蛋宦籍帍裱火星文旌简竞民金鼓积直狂鸟愧怕枯树生华狼艰狈蹶量能零吃乱作胡为毛圊梅花落虐用般缠平津邸辟土气充志骄棨戟遥临曲要人才难得日驭儒懦如仪三檐青罗伞升科水调歌头水恠伺察条议捅楼子无酒限约小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