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idow]∶亡夫之妇。即******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唐· 杜甫《无家别》
(2) [wife of a man with concubine]∶旧指大老婆,嫡妻;一说寡德之妻,谦词;一说为国君夫人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诗·大雅·思齐》
(1).嫡妻。《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毛 传:“寡妻,适妻也。”一说为贤妻。 郑玄 笺:“寡妻,寡有之妻,言贤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禁童子之暴謔,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鬭鬩,则 尧 舜 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諭。” 唐 杜甫 《入衡州》诗:“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墻。” 仇兆鳌 注:“寡妻从郡,谓 瓘 无姬妾之好。”
(2).******。《汉书·酷吏传·田广明》:“ 受降 都尉前死,丧柩在堂, 广明 召其寡妻与姦。” 唐 杜甫 《无家别》诗:“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飢饉饶群盗,征求及寡妻。”
“寡妻”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分层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本义指丧夫的妇女 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寡妻”指失去丈夫的妻子,即“寡妇”。该用法在汉代文献中已有记载,如《汉书·酷吏传》载“为寡妻遗子,以全性命”。此处的“寡妻”强调女性丧偶后的身份状态,属于古代社会对特定婚姻状态的客观描述。
二、古代贵族正妻的谦称 《诗经·大雅·思齐》载“刑于寡妻,至于兄弟”,此处“寡妻”特指周文王正妃。汉代郑玄笺注:“寡妻,寡有之妻,言贤也。”此用法属贵族阶层对嫡妻的谦逊称谓,通过“寡”(罕见、少有)字强调正妻的德行出众与地位唯一性,与普通寡妇概念形成语义区别。
该词在历史演变中呈现词义收窄现象,现代汉语主要保留第一层含义。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标注,其现代用法已不包含贵族谦称义项,仅指丧偶女性。
“寡妻”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分析:
嫡妻/正妻
源自《诗经·大雅·思齐》的“刑于寡妻,至于兄弟”,毛传解释为“适妻”(即正妻)。郑玄笺注则称“寡有之妻,言贤也”,即贤德的妻子。
例如《颜氏家训》中“寡妻之诲谕”即指正妻的教导。
寡妇
指丈夫去世的妇人,如杜甫《无家别》中“一二老寡妻”,以及《汉书·酷吏传》提及的“召其寡妻与奸”。
需根据文本时代及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建议结合具体古籍或诗句进一步分析,可参考《诗经》《汉书》《杜工部集》等文献。
餔歠彩气昌旺炒货察阅称兵锄地楚社琮玺戴粒单缣蛋人非恨風塵之警风指覆窠体高谈工员光明煌熠会逮解带结茅接头儿进禅经方近隣酒亭悸罔克罗地亚控阨辽东白豕柳棉辂客密笈名公巨人暖寒会驽筋平原君铺堂愀然情见力屈丘亭羣籍羣蚁溃堤纴绩日月合璧襦缊酾流赏客失本输款谈书他心通万别千差坞壁遐疆显扬小茴香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