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海以东地带。常指 日本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佛法自西土,故海东未之有也。 天宝 末, 扬州 僧 鉴真 始往 倭国 ,大演释教。” 宋 欧阳修 《奉使道中五言长韵》:“骏足来山北,轻禽出海东。” 章炳麟 《艾如张》诗:“釃酒思共和,共和在海东。”
“海东”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来源综合分析,以下是详细解释:
地理方位
指“海以东的地带”,常用来代指日本。这一用法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如唐代李肇《唐国史补》提到“海东未之有也”,宋代欧阳修诗中也有“轻禽出海东”的描述。
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提到“海东”可引申为“人或事物远离正道、迷失方向”,但此用法较少见,且未被权威历史文献广泛印证。
作为中国青海省地级市,海东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得名,地处东经100°41.5′~103°04′,北纬35°25.9′~37°05′,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与甘肃省及青海省内多个州县接壤。
以上解释综合了历史文献、地理资料及词典释义,需根据实际使用场景选择合适含义。
《海东》是一个具有地域指向的汉字词语,通常指代中国境内的青海省东部地区。
《海东》的部首是“氵”和“东”,其中,“氵”是水的上偏旁,“东”是一个汉字的独立字形。根据笔画顺序,它的总笔画数是9。
《海东》的来源比较简单明了,它主要是由地理名称组成的。“海”意为较大的海洋,而“东”意为方向中的东方。综合起来,就指代了中国境内位于东方地区,即青海省东部地区的海域。
《海东》的繁体字形为「海東」。
在古时候的汉字书写中,对于《海东》这个词,可能会有一些变化。然而,由于受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详述。
1. 我们将去青海旅游,计划游览海东地区的美丽景点。
2. 这片海东海域十分宽阔,常年有许多渔民在此捕捞。
组词:海域、海洋、东方、地区。
近义词:青海东部、海东地区。
反义词:海西、海北。
百五日薄殖贝叶偈崩号避贤邮骋强叨咷大无畏电瓶车朵哆蕃蔽風飆风蒲复卒敢怕干天活钱儿见小闇大缣衣简用家支基层解首洎乎经办极娱鞠躬距境廓通雷轮连宅眉宇輣车菩萨蛮跷奇鬐甲情见势屈亲委球菌屈笮三涂伤世设算愬苦丝丝颂语糖水谈空说幻頽紊惘惘卫辅危露翁妪卧骨下本儿详校闲色闲阻萧远下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