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光泽的意思、光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光泽的解释

[luster] 光彩;光华

那鬣鬃一直披垂到膝下,闪着美丽的光泽。——《天山景物记》

详细解释

光彩;光华。《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 王真 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宣王庙树》:“亦有取为笏者,色紫而甚光泽。” 老舍 《月牙儿》三八:“她的眼已失去年轻时的光泽,不过见了钱还能发点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光泽是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形成的明亮状态,属于汉语中描述物质光学特性的专有名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的定义,光泽特指“物体表面上反射出来的亮光”,其核心在于物体表面对光线的镜面反射能力。

在科学层面,《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将光泽细分为金属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等类别,其中金属光泽常见于金、银等延展性金属表面,玻璃光泽则多见于水晶、玻璃等透明物质。矿物学领域根据反射光强度制定了标准等级,《矿物学导论》(张培善著,地质出版社,2018)记载光泽度检测需使用专业仪器测量反射率参数。

从文化象征角度分析,《中国玉器鉴赏》(周南泉著,文物出版社,2015)指出古代典籍常以“温润有光泽”形容美玉,这种光学特征成为衡量玉石品质的核心指标之一。现代工业标准中,ASTM D523标准文件明确规定光泽度检测需在特定入射角条件下进行量化测定。

网络扩展解释

“光泽”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光泽指物体表面因反射光线而呈现的光彩或光华,常用于描述材质或物体的视觉特性。例如,《后汉书》提到“面有光泽”形容皮肤润泽发亮的状态。


二、光学原理

  1.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光滑表面会以镜面反射为主,形成高光泽(如抛光金属);粗糙表面则以漫反射为主,光泽度较低(如磨砂塑料)。
  2. 折射率影响
    材料的折射率越高,反射光比例越大,光泽越显著。例如,玻璃(折射率约1.5)比水(折射率1.33)更易呈现高光泽。

三、实际应用与示例


四、近义词与扩展


如需更全面的光学测量方法或历史用例,可参考、5的学术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暗考抱衾坝趾本姓便马边涯兵盟补差才子佳人侧室孱王乘蜺愁轮春蚕鹑哨,鹑笛打砌渡海妒嫮幡节風殿風痱锋铓謌咏驩浃回旗见仗教导员街居进麾獧薄镌汰口福苦虑良善蛎槎离涣禄钱毛节霓旄朴野諀訿破陷牵衣切激清厘青篾弱尚商通沙雁审顾神仙吏首尾共济税款嗉袋弹簧铜唇铁舌通敌先令书铣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