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定倾的意思、定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定倾的解释

使危险的局势或即将倾覆的国家转为稳定。《国语·越语下》:“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韦昭 注:“定,安也;倾,危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古者,明王讨暴卫弱,定倾扶危,则小国之君悦。讨暴定倾,则无罪之人附。” 晋 葛洪 《抱朴子·贵贤》:“唯识玩弄可以悦心志,不知奇士可以安社稷,犀象珠玉无足而至自万里之外,定倾之器能行而沦乎四境之内。” 清 薛福成 《援越南议上》:“刚柔互济,策力兼用,提倡风气,贤才益兴,定倾济变,决於须臾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定倾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深度的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使倾斜之物恢复稳定,引申指挽救危局、安定动荡的局势。以下从权威词典及文献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稳定倾覆之物

    指使倾斜、即将倒塌的物体恢复平稳状态。该义项强调物理层面的平衡恢复,见于《汉语大词典》中“定倾”的首条释义:“使倒悬者安定。亦指使倾危的局面得到安定。”。

  2. 挽救国家危亡

    引申为在政治或社会动荡时力挽狂澜,使局势转危为安。《古代汉语词典》明确标注其引申义:“特指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际”。此用法源于《国语·越语下》:“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其中“定倾”即指化解国家危机。

二、典故与历史用例

该词最具影响力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期范蠡的政治思想。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提出:“定倾者与人”,强调挽救危局需依靠民众力量。这一思想被汉代典籍《越绝书》进一步阐释为:“定倾者,转危为安也”,凸显其治国安邦的深层内涵。

三、现代词典释义

《汉语大辞典》综合古今用法,将其释义概括为:

“① 使倾覆的局势恢复稳定;② 特指匡扶国家于危难之际”。现代汉语中虽较少使用,但仍保留于历史文献解读与成语典故中。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汉语大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定倾”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具体如下:

一、作为成语的比喻义

基本含义:指事物或局势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倾斜或偏向。
详细解释:

二、作为动词短语的实际应用

基本含义:指通过行动使危险局势或濒临倾覆的国家恢复稳定。
用法与出处:

  1. 历史文献:
    • 《国语·越语下》:“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韦昭注:“定,安也;倾,危也。”)
    • 汉代桓宽《盐铁论》提到“定倾扶危”,指平定危局、扶持弱势。
  2. 典型例句:
    • “大将军忠计内发,扶危定倾,安康社稷”(《后汉书》引用例)。

三、综合辨析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国语》《抱朴子》等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邦县暴抗暴取豪夺避株册谥察按牀贴醇谨春醪蹴毱堕马方纪風攣分袪戈鋋鲠塞恭和钩距诡貌滚圆溜胖贾人骨肉相连横海鳞红红毁玷蹇支骄怒金钗谨好九回肠举报剧乐剧难岂弟可耕地口口相传魁酋两面印漫反射摹字能耗飘飘贫劳乾瞪眼牵杂凄飈欺蒙琴瑟和谐仁义之兵三下五除二上坡山阴乘兴势藉私当托色托物感怀下锅跣跳小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