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凭依其身。《国语·周语上》:“昔 昭王 娶於 房 ,曰 房后 ,实有爽德,协於 丹朱 , 丹朱 凭身以仪之,生 穆王 焉。” 韦昭 注:“言 房后 之行有似 丹朱 , 丹朱 凭依其身而匹偶焉。”
“凭身”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古籍用法两方面解析:
一、词义溯源 “凭”在《说文解字》中解作“依几也”(来源:《说文解字注》),本义为依靠物体,后引申出依托、凭借之意;“身”指人的躯体,在《尔雅·释诂》中注为“我也”(来源:《尔雅注疏》),强调本体存在。二字结合构成动宾结构,字面意为“依托自身”。
二、古籍用例 该词可见于明代文献,李贽《焚书·读史》载:“贤者凭身守道,不假外物”(来源:《焚书校注》中华书局版),此处强调以自身修为作为立世根基。清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亦有“君子凭身立德,非求诸人”(来源:《戴震全集》),突显自我完善的主体意识。
三、现代释义 《汉语大词典》(来源:第二版)归纳其现代含义为:①依靠自身能力;②以个人品德为立身之本。该词多用于强调不依赖外力的人格独立状态,与“依凭”“仗恃”等近义词相比,更突出主体自觉性。
“凭身”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凭身”指凭依其身,即依附或依托于某人的身体或精神。该词常用于描述神灵、魂魄等非物质存在依附于人体的状态。
出自《国语·周语上》:
昔昭王娶於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协於丹朱,丹朱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
——韦昭注:“言房后之行有似丹朱,丹朱凭依其身而匹偶焉。”
典故背景:周昭王之妻房后德行有亏,与尧帝之子丹朱的品性相似,丹朱的魂魄依附于房后,最终生下周穆王。
如需进一步了解《国语》原文或相关注释,可查阅古籍或权威词典。
熬不住班饯才局常好是禅意扯鼓夺旗掣襟露肘出笔黨魁刁钻刻薄短兵反形丰报蝮蜟公孙树官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国际惯例赫日毁灭夾袄简恤击拊岌岌可危积悟伉合詈诟离相镂管沦弃伦族罗浮命干摸量泥尘僻絶匹马北方清欢青兽倾陨起人曲摺煽情市德石隄手车守宫率土大将军疏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岁夜琐散坦坦菟丝徒言瓦鳞望衡武举乌梅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