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服。《朱子全书·礼四》:“ 隋煬帝 时,始令百官戎服, 唐 人谓之便服,又谓之从省服,乃今之公服也。”《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有大事,与公服间服之” 元 胡三省 注:“《五代志》: 后周 之制,诸命秩之服曰公服,其餘常服曰私衣。 隋唐 以下,有朝服,有公服。朝服曰具服,公服曰从省服。”
“从省服”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历史文化和现代用法进行解释:
基本定义
从省服是隋唐至宋元时期的公服,属于官员日常公务场合穿着的简便礼服,与繁复的朝服(具服)相区别。其特点是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部分款式为窄袖。
等级标识
通过颜色区分官员品级:
历史演变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正式将服饰分为祭服、朝服、公服(从省服)、常服四类,后成为官员服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地区文化现象
在湖南省,“省服”特指加厚棉质睡衣,因保暖实用成为当地冬季常见着装,甚至被视为地域文化符号。这一用法与古代含义无直接关联,属于民间自发形成的称呼。
其他引申义
部分网络语境中,“省服”可能指台湾地区游戏服务器(与“国服”对应),或服务器节能优化技术,但此类用法权威性较低且不常见。
“从省”意为简化礼仪流程,反映该服饰相较于朝服的便捷性。相关记载见于《朱子全书》《资治通鉴》等古籍。
《从省服》这个词是指从省吃俭用,节约开支。下面为你解释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从省服的拆分部首是从 (cóng) 和服 (fú),笔画分别是由4画和6画组成。
《从省服》一词最早来源于中国的民间口语。其中,“从”意为依照、遵循;“省”意为节省、紧缩;“服”意为遵守、奉行。通过将这几个词合在一起使用,表达了遵循节约开支的原则。
繁体字的写法为“從省服”。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而《从省服》也不例外。然而,写法的差异较大,无法提供具体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例句:我们应该从省服,节约用水。
从句、省思、省略、服从、服装
节约开支、俭省、节俭、勤俭
挥霍、浪费、奢侈、铺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