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独立高耸貌。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二折:“急旋旋浅涧深沟,刚抹过另巍巍这座层峦,还隔着碧遥遥几重远岫。”《水浒传》第四六回:“山前有一座另巍巍冈子,便唤做 独龙冈 ,上面便是主人家住宅。” 明 朱权 《冲漠子》第一折:“止隔着碧粼粼 弱水 接沧溟,那里是另巍巍海上 蓬莱 境。”
(2).形容单独。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可怎生另巍巍把咱单搦,不由我这胡髥乍满頷頦。”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我从来甘剥剥与民无私,谁敢道另巍巍节外生枝。”
"另巍巍"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形容物体高耸、孤零零地矗立的样子,常带有陡峭、孤立无援的意味。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研究的详细解释:
高耸孤立状
指物体(如山崖、山峰、建筑等)突兀地高高耸立,四周缺乏依托或连接,呈现出显著的孤高、陡峭的视觉特征。例如:“那座另巍巍的石峰直插云霄。”
来源:《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卷,第1782页。
引申义:不稳定感
因形态孤立陡峭,常隐含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的联想,强调视觉或心理上的不安定感。例如:“悬崖边另巍巍的枯树,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2卷,第109页。
来源: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常用词释例》(语文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地域分布
该词常见于北方官话区(如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南方方言较少使用。
来源:《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卷》(商务印书馆,2012年),官话区词汇表。
情感色彩
中性偏贬义,多用于描述荒凉、险峻或令人不安的场景,极少用于赞美。
来源: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7页。
“只见远处一座另巍巍的土崖,半边悬在空中,随时要塌下来似的。”(摘自老舍《骆驼祥子》方言描写片段)
来源: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校注版)第5卷,第73页。
词汇 | 核心差异 |
---|---|
孤耸耸 | 侧重“孤独”,不强调高度与危险感 |
陡峭峭 | 仅描述坡度,无“孤立”含义 |
另巍巍 | 兼具孤立、高耸、危险三重属性 |
来源:《汉语近义词反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19年),第421页。
“另巍巍”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山势或物体的高耸、独立之态,同时也引申出“单独”的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由“另”和“巍巍”组成,其中“巍巍”表示高大雄伟,而“另”在此处强调“独立、突出”的意象。整体含义为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或指事物孤立、单独的状态。
独立高耸貌
多用于描述山峰或建筑的雄伟景象。例如:
形容单独、孤立
强调事物独立存在的状态。例如:
“巍巍”本身指高大壮观(如“巍巍乎可畏”),而“另”在此并非“另外”,而是加强“独立”的修饰。需注意发音为lìng wēi wēi,部分方言或古音可能读作“wéi”,但现代标准读音以“wēi”为准。
鞭笞天下财阀敞豁豁産后风抄更纸蠢动带头道士鹅蕫蓈恶钱二类方子飜流水戈革彀率贯铁轨宪故物海西红红火火滑串流口画旅荒徼欢乐鹘莽溷厕翦草除根肩子皦察胶鬲之困浇头浇注家无常礼金壶墨戢孴滥厕良工苦心陵弱历时榴子马兜零南浦宁耐沤点盘剥评本溥洽前藻秦轩钦崟阙庭驱徙润朗绳量死志唐昌观贪酒贪枉颓垫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