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石的意思、断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石的解释

(1).陡峭的岩石。 唐 杜甫 《移居夔州作》诗:“农事闻人説,山光见鸟情。 禹 功饶断石,且就土微平。” 唐 杜甫 《白帝城最高楼》诗:“扶桑西枝封断石, 弱水 东影随长流。”

(2).断裂之石刻。 宋 黄庭坚 《跋翟公巽所藏石刻》:“《乐毅论》旧石刻軼其半者,字瘦劲无俗气,后有人復刻此断石文,摹传失真多矣。” 元 张翥 《辱井石栏》诗:“好事能收断石存,摩挲堪惜古云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断石"在汉语中属于复合词结构,其释义可从字源和语义演变两个层面解析。《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断裂的石头",既保留单字本义又形成新的词汇内涵。具体释义体系如下:

一、字源本义 "断"字甲骨文形如以斧截丝,《说文解字》释作"截也",强调分离动作的完成态;"石"为象形字,本指山崖石块。二字组合后构成偏正结构,字面意为"断裂的岩石",常见于地质文献描述岩层断裂带现象。

二、语义拓展

  1. 器物象征:古代碑刻学中指断裂的碑碣,如《金石萃编》记载的"断石可辨者二百八十余字",特指残损的碑文载体。
  2. 文学意象:诗词中多喻刚毅品性,李白《蜀道难》"砯崖转石万壑雷"句,后世注家常解"转石"为断石滚落之态,象征自然伟力。
  3. 成语衍生:融入"断石分金"等四字格,见《太平广记·异僧传》形容超凡能力,此处"断石"已发生语义虚化。

三、现代应用 地质学专指构造运动产生的断层岩,《地质学大辞典》明确其学术定义:受应力作用产生明显破裂面的岩石单元,常见于地震带剖面研究。该用法在《中国地震地质志》等专业文献中高频出现。

网络扩展解释

“断石”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陡峭的岩石
    指形态险峻、陡立的岩石。例如唐代杜甫在《移居夔州作》中写道:“禹功饶断石,且就土微平”,描绘了山间断石的景象。

  2. 断裂的石刻
    指因自然或人为原因断裂的石碑、石刻等文物。宋代黄庭坚曾提到《乐毅论》的断石残片,元代张翥也在诗中提及“断石”的保存价值。

二、文学与实例

三、补充说明

该词多用于文学描写或历史文物领域,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诗词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安扰傲侈鳌峰坝田卑官辩证逻辑碧楼伯姬引不凉不酸草民吃白酒吹螺道左砥草斗艳争芳讽怨戆勇羹饭种酣鬭诃责驩悦回笼间关蒹葭矫诈精气神儿恪谨昆仑舶兰桡疠疵临期乱视没可奈何棉花套子米囊花判合窃比青络青眼律其者权重望崇三仁三十六体生花妙语神仙浮屠申奏食新书狱谡尔帖字投劾吞贜拖发吐爓望文生训武露五蜀无所可否乡使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