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 南海 诸国的商船。《南齐书·荀伯玉传》:“又度丝锦与 崑崙 舶营货,輒使传令防送过 南州津 。”《北齐书·魏收传》:“遇 崑崙 舶至,得奇货猓然褥表、美玉盈尺等数十件。”
“昆仑舶”是古代对南海诸国商船的称呼,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指古代南海诸国(如室利佛逝、诃陵国等)的贸易商船。该词多见于南北朝至唐代文献,如《南齐书》《北齐书》中均有记载商船往来贸易的实例。
“昆仑”的含义
原指中国神话中的仙山,后演变为对南海地区(今东南亚)的泛称。古代南海国家有以“昆仑”为称号者,如《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提到的“王舶”即昆仑舶。
贸易特征
这类商船主要从事丝绸、美玉等贵重物品的运输,如《北齐书》记载昆仑舶曾运载“猓然褥表、美玉盈尺”等珍稀货物。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人才济济”的成语,此说法缺乏历史文献支持,可能属于误传,建议以权威古籍记载为准。
《昆仑舶》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三个部分组成:昆仑、舶。它的意思是指“昆仑山下的船”,意味着在昆仑山脉一带航行的船只。
《昆仑舶》的拆分和部首如下:
《昆仑舶》源自古代汉语,舶是指船只,昆仑是指中国西南地区的昆仑山脉。此词语形象地描述了在昆仑山脉一带航行的船只。
《昆仑舶》的繁体字为「崑崙舶」。在繁体字中,昆仑的「昆」被替换成「崑崙」两个字,但意思和原义并无不同。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一些差异。《昆仑舶》的古汉字写法为「昆侖舶」。这种写法与现代字形有些许差异,但是词语的意思是相同的。
以下是关于《昆仑舶》的例句:
以下是与《昆仑舶》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