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石的意思、斷石的詳細解釋
斷石的解釋
(1).陡峭的岩石。 唐 杜甫 《移居夔州作》詩:“農事聞人説,山光見鳥情。 禹 功饒斷石,且就土微平。” 唐 杜甫 《白帝城最高樓》詩:“扶桑西枝封斷石, 弱水 東影隨長流。”
(2).斷裂之石刻。 宋 黃庭堅 《跋翟公巽所藏石刻》:“《樂毅論》舊石刻軼其半者,字瘦勁無俗氣,後有人復刻此斷石文,摹傳失真多矣。” 元 張翥 《辱井石欄》詩:“好事能收斷石存,摩挲堪惜古雲根。”
詞語分解
- 斷的解釋 斷 (斷) à 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斷裂。斷層。斷面。截斷。斷腸。斷魂。斷線風筝。 不繼續,禁絕:斷糧。斷水。斷炊。斷奶。斷檔。斷流。斷種(弉 )。斷交。斷片。斷續。斷子絕孫。 判定,決定:判斷。診
- 石的解釋 石 í 構成地殼的礦物質硬塊:石破天驚(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來治病的針:藥石。藥石之言(喻規勸别人的話)。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姓。 石 à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鬥為
網絡擴展解釋
“斷石”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釋義
-
陡峭的岩石
指形态險峻、陡立的岩石。例如唐代杜甫在《移居夔州作》中寫道:“禹功饒斷石,且就土微平”,描繪了山間斷石的景象。
-
斷裂的石刻
指因自然或人為原因斷裂的石碑、石刻等文物。宋代黃庭堅曾提到《樂毅論》的斷石殘片,元代張翥也在詩中提及“斷石”的保存價值。
二、文學與實例
- 詩詞引用:杜甫的《白帝城最高樓》中“扶桑西枝封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通過“斷石”展現壯闊的自然景觀。
- 現實應用:廣東丹霞山附近有名為“斷石”的村落,因特殊地貌而得名,傳說當地家丁興旺,與“斷石”的象征意義相關。
三、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文學描寫或曆史文物領域,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詩詞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石(duàn shí)是一個漢字詞。它的拆分部首是斷(duàn)和石(shí),斷的筆畫數為4,石的筆畫數為5。斷石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象形文字,它最初是用來表示碎裂了的石頭。在繁體字中,斷石的寫法保持不變。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斷石的基本形狀和意義仍然保持一緻。
以下是關于斷石的一些例句:
1. 岩石經過長期的風化和斷裂,最終形成了斷石峽谷。
2. 這座廟宇上方懸挂着一塊巨大的斷石,氣勢磅礴。
一些組詞中可以使用斷石:
1. 碎斷石:指被打碎或折斷的石頭。
2. 石頭斷面:指石頭被砍、砸或撞後出現的斷裂處。
一些近義詞可以與斷石相關:
1. 碎石:指碎裂成小塊的石頭。
2. 破碎的石頭:指被打碎或折斷的石頭。
一些反義詞與斷石相對:
1. 完整石塊:指沒有斷裂的完整石頭。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