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鳌峰的意思、鳌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鳌峰的解释

亦作“鰲峰”。 1.指翰林院。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十一:“ 宋景文公 守 益州 ……为承旨,又作诗曰:‘粉署重来忆旧游,蟠桃开尽海山秋。寧知不是神仙骨,上到鼇峯更上头。’” 元 黄溍 《上都分院》诗:“暮投玉堂署,鼇峯屹中央。”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步趋丹陛,入鹤籞而知严;手校紫泥,临鼇峯而滋惕。”

(2).指江海中的岛屿。因如巨鳌背负山峰,故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山语·灵洲山》:“ 西 北 二江之来,至 广州 ,先以 灵洲 为砥柱,次以 海珠 ,次以 海印 ,次以 禺珠 ,皆在水中央,所谓鰲峯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鳌峰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1. 神话意象

    指传说中巨鳌背负的海上仙山。中国古代神话载,东海有巨鳌驼负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列子·汤问》称“五山之根无所连著,乃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后衍生为“鳌峰”意象。唐代诗人李商隐有“鳌戴三山浪,鲸吞万斛舟”的文学化表达。

  2. 翰林院别称

    宋代起用作翰林院的代称。因翰林学士常侍帝王左右,地位尊贵如鳌首,故以“鳌峰”喻之。宋人笔记《玉堂杂记》载:“翰林学士班序在宰臣之次,谓之鳌峰客”,清代《日下旧闻考》亦沿用此典。

  3. 自然山体指称

    特指形似鳌背的山峰。如福建福州于山鳌顶峰,因山脊状若鳌背得名,朱熹曾题“鳌顶峰”石刻;安徽黄山鳌鱼峰因花岗岩体形似巨鳌而列入黄山三十六峰。

  4. 书院名称

    清代著名书院“鳌峰书院”位于福州,由张伯行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创建,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现存《鳌峰书院志》详载其讲学制度。

网络扩展解释

“鳌峰”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指翰林院(雅称)

“鳌峰”作为翰林院的别称,源于古代传说中巨鳌(神龟)背负仙山的意象,象征清贵高雅的学术殿堂。例如:

二、指江海中的岛屿

因岛屿形似巨鳌背负山峰而得名,多用于地理描述。例如:

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提到“鳌峰”作为地名或书院名(如广东龙川县的鳌峰书院),可视为具体历史场景中的延伸用法。需要注意的是,该词并无现代常用成语含义,低权威性网页中提到的“形容人才出众”属于非主流引申义,缺乏广泛文献支持。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代文献和权威词典的释义,核心用法集中在“翰林院”与“岛屿”两类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哀哀欲绝摆摊不咎既往察夺朝伦聪明自误带来蹬跶夺胎换骨匪兵奋鬣陔鼓高效能钩葛观德圭田孤令皓荡浩涛诃难荒旱缋素晶辉近海金鸡纳霜畸重跼屈开口跳鑛镤缆桩连衡李悝詈夷为跖詈訾茫浪慢慢矛骹秘重暮气沉沉南面破执亲笔钦件忍酷人氏三刀上计掾摄罗子沈膇食不重肉授经霜瓦蜀石私回松盖太乐推开天窗说亮话无大不大下手书遐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