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恪谨的意思、恪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恪谨的解释

恭谨。《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明史·任礼传》:“ 礼 自起卒伍,至大将,恪谨奉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恪谨”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典色彩的合成词,其核心含义指恭敬而谨慎的态度或行为准则。该词由“恪”与“谨”两个语素复合构成:其中“恪”本义为恭敬、敬重,《说文解字》释作“敬也”,段玉裁注强调“在心为敬,在事为恪”;“谨”则指言语行为的审慎,《玉篇》定义为“慎也”。二者的结合使该词既包含内心尊重的态度维度,又涵盖外在行为的约束要求。

从文献溯源来看,“恪谨”最早见于《尚书·盘庚》:“恪谨天命”,孔颖达疏解为“敬慎天所赋予的职责”,体现古代社会对天人关系的敬畏。此用法在后世文献中形成稳定传承,如清代方苞《汉文帝论》载“恪谨父命”之说,展现其在伦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该词在实际语境中有两类典型用法:其一用于描述人对职责的严肃态度,如《宋史·职官志》载官员需“恪谨职守”;其二用于规范日常行为准则,如朱熹《童蒙须知》要求学童“恪谨进退之仪”。其近义词包括“恭谨”“兢业”,反义词则有“怠慢”“轻率”等。现代汉语中,该词多出现于书面语体,尤常见于强调传统道德或专业精神的语境中。

权威语言学者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恪谨”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同义复用现象,通过双音节化强化表达效果,这种构词法常见于先秦文献。当代《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释为“恭敬而谨慎”,《汉语大词典》则补充其具有“严守本分”的引申义,体现了语义的历史演变。

网络扩展解释

“恪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恪谨”指恭谨、谨慎而恭敬的态度,通常用于描述对原则、法令或天命的严格遵守。例如《尚书》中提到“恪谨天命”,强调对天命的敬畏与奉行。


字义分解

  1. 恪(kè):
    本义为谨慎而恭敬,常见于“恪守”“恪遵”等词,强调对规则或职责的严肃态度。

  2. 谨(jǐn):
    表示慎重、小心,如“谨慎”“严谨”,也可指郑重(如“谨启”)。

二字组合后,“恪谨”整体强化了恭敬与严谨的双重含义。


文献出处

  1. 古代典籍:

    • 《尚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 指先王遵循制度,恭敬奉行天命。
    • 《明史·任礼传》记载任礼“恪谨奉法”,形容其从卒伍至大将始终严谨守法。
  2. 近现代用法:
    多用于形容对规章、道德或职责的严格遵守,如“恪谨职守”。


“恪谨”是一个书面性较强的词汇,既可用于历史文献解读,也可在正式语境中表达对原则的恭敬态度。其核心在于敬畏与谨慎的结合,适用于描述个人品德或行为规范。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门安置本都辩诬闭架不震采薪谄巧辍朝辞谢麤暴打定胆裂魂飞丹山貂袖都坑断道蛤蜃宫烛分烟馆殿红袂红曲圜冠狐绥渐磨家神驾驶员警逻烂石漏逸路岐人虏役妙理明奥鸣剑冥坐内范女主人欧攘抛出淇澳憔顇洽商寝谋曲王饶剧三蔡三将军设兵生金首端素肌缩微天理昭然顽军僞撰五分钱五桂下工消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