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貌:表面上。表面上很合得来,而行动上却又差异很大。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口亲心离,貌合形离。”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貌合形离汉语 快速查询。
“貌合形离”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指表面上看似和谐一致,但实际行为或内在状态存在明显差异,强调表里不一的关系或状态。拼音为mào hé xíng lí,注音为ㄇㄠˋ ㄏㄜˊ ㄒㄧㄥˊ ㄌㄧˊ。
最早出自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勤求》:“口亲心离,貌合形离”,用于描述表面上亲近、行动上却疏离的矛盾现象。
如需更多例句或拓展用法,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
《貌合形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外表看起来和实质不一致。形容表面上合乎规矩,但内心却并非如此。
《貌合形离》的拆分部首是言部,拆分后的部首是珥。
《貌合形离》总共有12个笔画。
《貌合形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文选·刘勰·骚俗》一章中,意思与现代相同。
繁体字为「貌合形離」。
在古时候,成语《貌合形离》的写法有所不同,如「貌隳形离」、「貌偖形赉」等。
他嘴上说爱我,可他的行动却完全是《貌合形离》。
- 貌善心恶(形容外表善良,内心邪恶)
- 貌美如花(形容容貌美丽)
- 形影不离(形容关系密切,常常在一起)
- 形同陌路(形容关系疏远,互相陌生)
- 貌似真实
- 表里如一
- 虚与实
- 真实可信
- 相得益彰
- 实心实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