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成套书画的特制箱子。《书林》1986年第3期:“在重刊 明 《十竹斋画谱》首次出版发行仪式上,专家们对豪华本(推蓬式锦面册页装,全帙八本,外加红木护箱)和仿古本(瓷青纸面蝴蝶装,全帙十六册,外加青布函套)两种装帧形式,交口赞誉。”
“护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护箱(拼音:hù xiāng)指装成套书画的特制箱子,主要用于保护和收纳珍贵书籍、画册或艺术品。该词由“护”(保护)和“箱”(容器)组成,字面含义即“具有保护功能的箱子”。
保护功能
护箱通常采用坚固材质(如红木、青布等)制作,用于防止书画、古籍在运输或保存过程中因撞击、摩擦、潮湿等因素受损。例如,明代《十竹斋画谱》的再版版本曾使用红木护箱和青布函套进行装帧保护。
文化属性
护箱常见于古籍、艺术品收藏领域,强调对文化载体的珍视。其设计往往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如推蓬式锦面册页装、瓷青纸面蝴蝶装等传统装帧形式。
现代语境中,“护箱”概念可扩展至工业领域,例如安全防护箱,这类箱子多用于运输精密仪器或特殊工具,具备防震、防水、耐摔等特性。
“护箱”的核心意义是通过特制容器实现对珍贵物品的保护,既体现传统文化中对书画典籍的重视,也适用于现代工业场景。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相关文献或行业案例。
《护箱》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护”和“箱”两个部分组成。下面将为您介绍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护”部为左手旁,意为保护、捍卫。
笔画:《护箱》共由12个笔画组成,其中“护”为6画,“箱”为6画。
“护箱”一词来源于古代传说中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大臣负责保管国家重要文件的箱子。这个箱子非常重要,需要时刻保护。为了确保箱子的安全,国王派了专门的人来保护箱子,这就是“护箱”的来由。
《护箱》繁体字为「護箱」。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变化。按照古代的写法,《护箱》可以写作「護橡」或「護艮」。
1. 他负责护箱工作,确保文件的安全。
2. 那位护箱的人非常尽责。
- 护身:指保护自己的安全。
- 护国:指保卫国家的安全。
- 护理:指对病患或伤者进行照顾和保养。
- 保护:意为维护和防止受到损害。
- 保管:指负责保存和保护某物。
- 损坏:指物品受到损坏和破坏。
- 遗失:指物品丢失和不见了。
以上是关于《护箱》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介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