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高节的意思、高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高节的解释

(1).高其节操,坚守高尚的节操。《庄子·让王》:“若 伯夷 、 叔齐 者,其於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赖,高节戾行,独乐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节也。”《吕氏春秋·离俗》:“高节厉行,独乐其意,而物莫之害。”《宋书·宗悫传》:“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 炳 ( 宗炳 )素高节,诸子羣从皆好学。”

(2).高尚的节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鲁仲连 者, 齐 人也。好奇伟俶儻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唐 顾况 《哭从兄萇》诗:“立身有高节,满卷多好诗。” 清 周亮工 《寄潍县杨再蘧蔡漫夫于鸣岐》诗之二:“ 箕山 高节推 徐干 , 北海 雄姿重 孔融 。”

(3).高耸的竹竿。竹有节,故称。 唐 方干 《方著作画竹》诗:“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

(4).指使臣所持的旄节。其长八尺,故称。 唐 贾岛 《颂德上贾长侍》诗:“高节羽书期独传,分符 絳郡 滞长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高节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指高尚的节操,特指人在道德品质、行为准则上表现出的坚贞不屈、清廉自守的品格。该词蕴含对人格精神的高度推崇,常见于对历史人物或理想品德的评价。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高尚的节操

    指不为利益所动、坚守道德原则的精神境界。例如《汉语大词典》释为“高洁的节操”,强调超越世俗的品格追求。

  2. 竹子的别称

    因竹子象征“虚心”“有节”,古人常以“高节”代指竹,如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以竹喻人坚贞。


二、文化内涵


三、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中华书局,2005年。
  3.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

网络扩展解释

“高节”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类解释:

一、动词含义:坚守高尚节操

指主动提升或保持自身节操,不为利益所动。例如:

二、名词含义:高尚的节操

多用于描述人物品格,例如:

三、具象化含义

  1. 高耸的竹竿
    因竹有节,故以“高节”代指竹。如唐代方干《方著作画竹》中“叠叶与高节”描述竹的形态。
  2. 使臣的旄节
    古代使节所持仪仗,因长八尺而得名。例如《汉书·礼仪志》相关记载(综合、7)。

四、成语化用法

现代汉语中,“高节”常作为成语,概括性指代高尚品德与正直行为,如查字典解释“不为利益所动摇”。


提示:如需具体文献例证或更详细解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庄子》等典籍。以上解释综合了古代文献和现代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把交变则别晷不了不当才谞超逸茶市车侧郭门成龙配套蚩蚩嚚嚚冲邃酬复蹙零端紫坊院风烛改悟公认丱发鼓栗孤寝翰苑横海鳞华鬓黄白物黄金买赋胡涂蛋加减乘除戒奢宁俭纪律矜奋晶莹金虵究根儿吏节六场通透龙宾率口貌象目空一世耐冬牛骍浅丈夫切瑳清劭勤学全军商侩手语鷞鸠探虎贪狼风提神团圆饼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衔胆栖冰絃歌仙郎枭翦宵金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