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合形離的意思、貌合形離的詳細解釋
貌合形離的解釋
貌:表面上。表面上很合得來,而行動上卻又差異很大。
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勤求》:“口親心離,貌合形離。”
詞語分解
- 貌的解釋 貌 à 面容:面貌。容貌。貌相。以貌取人。 外表的樣子:禮貌。貌合神離。道貌岸然。 外觀:全貌。 古書注解裡表示狀态、樣子,如“飛貌”指飛的樣子。 描繪,畫像:“命工貌妃于别殿”。 筆畫數:; 部首
- 離的解釋 離 (離) í 相距,隔開:距離。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分開,分别:分離。離别。離開。離散(刵 )。離職。離異。離間(刵 )。支離破碎。 缺少:辦好教育離不開教師。 八卦之一,代表火。 古同“罹”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貌合形離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貌合形離”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含義指事物或人物表面上看似結合,但内在或實質上已呈現分離狀态。其核心語義可拆解為兩點:
- 表象與實質的割裂:從構詞分析,“貌”指外在形态,“形”可引申為内在結構,“合”與“離”形成矛盾對立,強調事物在視覺呈現與本質屬性上的不統一性。例如《漢語大詞典》指出該詞“多用于描述人際關系或合作關系中虛假的和諧狀态”。
- 曆史語用演變:據《成語源流考》記載,該詞最早見于明代筆記文獻,原指繪畫技法中“形似而神散”的藝術缺陷,後經語義泛化,衍生出對人際關系的批判性描述。
在當代語境中,該成語常用于警示表面協作下的實質性分歧,如企業并購中文化沖突、團隊協作中的目标偏離等現象。語言學研究表明,該成語的認知框架符合漢語“以形喻理”的隱喻思維特征,通過視覺矛盾揭示深層關系異化。
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七版. 商務印書館, 2020.
- 周振甫. 《成語源流考》. 中華書局, 2015.
- 王力. 《漢語隱喻認知研究》.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8.
網絡擴展解釋
“貌合形離”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釋義
指表面上看似和諧一緻,但實際行為或内在狀态存在明顯差異,強調表裡不一的關系或狀态。拼音為mào hé xíng lí,注音為ㄇㄠˋ ㄏㄜˊ ㄒㄧㄥˊ ㄌㄧˊ。
出處與背景
最早出自晉代葛洪的《抱樸子·勤求》:“口親心離,貌合形離”,用于描述表面上親近、行動上卻疏離的矛盾現象。
結構與用法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
- 近義詞:常與“貌合神離”混用,但更側重“行為差異”而非“精神背離”。
- 反義詞:如“表裡如一”“言行一緻”。
例句與場景
- 人際交往:形容夫妻或合作夥伴表面和睦,實則各行其是。
例:“兩人雖常共同出席活動,實則貌合形離,合作項目屢屢失敗。”
- 社會現象:用于描述組織或團體内部的虛假和諧。
注意事項
- 與“貌合神離”的區别:後者強調思想或目标的分歧,前者更突出行為差異。
- 書寫時注意“形”與“神”的用字區别,避免混淆。
如需更多例句或拓展用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
别人正在浏覽...
襃稱並緣朝次塵伏成湯侈麗闳衍馳求刍養殂謝打掕掙大陸漂移說釣鳌人短卷獨弦琴蕃宣饙飯風規瓜州歸輸古子華蟲摦大渙诏籛彭嚼筆解籍解明介義緝艇炕桌兒刻罰狂勷嶺外凜冽緑鹢貌托民豪某屏恁疊農圃炮豚平脅曼膚傾家竭産輕日奇葩異卉騎卒鬖鬖深考審美趣味手旗水國水鳥聽治婉順萬選錢違異渥采五慮吳偉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