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南纪的意思、南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南纪的解释

(1).《诗·小雅·四月》:“滔滔 江 汉 ,南国之纪。” 郑玄 笺:“ 江 也, 汉 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喻 吴 楚 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使得其所。”后因以指南方。 南朝 梁 江淹 《王侍中为南蛮校尉诏》:“赞政南纪,播惠西夏。” 宋 杨万里 《读罪己诏》诗:“中原仍梦里,南纪且愁边。”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三:“象齿焚身,祸延南纪。”

(2).即南戒。 唐 韩愈 《后苦寒行》之一:“南纪 巫 庐 瘴不絶,太古以来无尺雪。” 仇兆鳌 注引 李淳风 《法象志》:“以天下山河分为两戒,北纪所以限戎狄,南纪所以限蛮夷。” 清 赵翼 《滇城》诗:“南纪河山推重镇,前朝汤沐守通侯。”详“ 南戒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南纪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地理与文学双重意蕴的古典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本义:南方疆界的划分

源自《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郑玄笺注:"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 此处"纪"指纲纪、法度,引申为划分地理界限的自然标志。长江与汉水作为南方水系主干,被视为划分南方地域的天然坐标。

来源:

《毛诗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

国学大师《诗经》解析库:

《四月》篇注疏


二、引申义:泛指南方地域

在历代文献中,"南纪"逐渐演变为中国南方的代称。如杜甫《舟中》诗:"南纪风涛壮,阴晴屡不分",以"南纪"指代长江流域的壮阔气象。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亦用"南纪"统称岭南地区。

来源:

《杜诗详注》(中华书局,卷二十二)

《汉语大词典》"南纪"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


三、文学意象:楚地的象征

因楚国位于南方,"南纪"在楚辞系统中被赋予文化象征意义。屈原《九章·哀郢》:"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王逸注:"江夏,水名,南纪所包。" 此处的"南纪"暗喻楚文化的精神疆域,成为后世诗文寄托南方情怀的典故。

来源: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15年版)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楚辞》数据库:

《哀郢》原文及注


权威文献佐证

  1. 《说文解字》:"纪,别丝也。" 段玉裁注:"丝必有别,故引申为纲纪、地理分界。"(中华书局影印本)
  2.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江汉南纪之雄,荆楚所凭也。" 明确将水系与地域统合为文化地理概念。
  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史为乐主编):"南纪,唐代后多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南纪"从地理界标发展为涵盖地域、文化的复合概念,其语义演变深刻体现了汉语"以自然喻人文"的思维特质。

网络扩展解释

“南纪”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层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南纪”最初指代南方地区,源自《诗经·小雅·四月》中的“滔滔江汉,南国之纪”。郑玄笺注解释为:长江、汉水是南方的大河,统领众水系,象征吴楚之君治理周边小国。

二、扩展含义

  1. 地理概念
    唐代韩愈《后苦寒行》等文献中,“南纪”与“南戒”相通,指古代星野划分中的南方边界,如《新唐书》提到“南纪山河之曲为巴、蜀”,代指巴蜀等南方险要之地。

  2. 文学意象
    南朝江淹《王侍中为南蛮校尉诏》用“赞政南纪”形容治理南方,宋代杨万里诗句“南纪且愁边”则借指国家南疆,体现其作为地域象征的文学性。

三、现代应用

现代多用于人名或地名,寓意“南方之纲纪”,寄托治理才能或地域关联,如提到其名字寓意“坚强果敢、目标性强”。


注:以上解释综合了《诗经》起源、历史文献用例及现代引申义,具体语境需结合文本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不食言藏庋尝鼎一脔谄施朝弁彻官充庐粗大摧伤导达盗猎到盆钱曡降发虑轒辒亘公钩弋寡断管见故常含宫咀徵横放检饬脚路金针虫久将揽客酪肉了收领干薪李谢龙门二十品龙须友闽中十子木本油料林泥船渡河穷折鹊炉三清四白善阵者不战少年中国学会深坐是非耍大头霜艳说明书锁靠腾豺田唇推奬頽思枉死晚会踠趾瓦舍维生瞎火想似消肿瞎说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