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热烙的意思、热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热烙的解释

见“ 热落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热烙"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如陕西、甘肃等地),其核心含义是形容关系亲密、气氛融洽或待人热情周到。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方言研究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形容人际关系亲密

    指人与人之间感情深厚、交往密切,相处时自然亲切,毫无隔阂。

    例: "他们两家是几十年的老邻居,关系一直很热烙。"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5467页,收录"热烙"为西北官话词汇,释义为"亲近;和睦"。

  2. 描述氛围热烈融洽

    用于形容场合、气氛热闹而和谐,充满温情。

    例: "年夜饭上,一家人说说笑笑,场面十分热烙。"

    来源:邢向东《陕西方言词汇研究》(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21页,指出"热烙"在关中方言中表"气氛温馨热闹"。

  3. 指待人接物热情周到

    强调对他人的关怀细致入微,态度亲切友善。

    例: "主人待客热烙,又是沏茶又是备点心。"

    来源:《西北方言词典》(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8页,注解为"热情;体贴"。


二、词源与演变

"热烙"源于古白话中的"热络",后因方言音变(如西北地区"络"读作"烙")形成现用词形。其构词结合了温度词"热"(表情感热度)与动作词"烙"(本义为熨烫,引申为紧密贴合),生动体现亲密无间的状态。

来源: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热络"词条下提及方言变体"热烙"的音韵流变。


三、使用场景与情感色彩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差异点 地域范围
热烙 强调亲密无间与地域文化色彩 西北方言
热络 通用语,侧重交往频繁 全国通用
亲热 多指肢体或语言上的直接亲近 全国通用

参考文献

  1. 许宝华, 宫田一郎. 《汉语方言大词典》. 中华书局, 1999.
  2. 邢向东. 《陕西方言词汇研究》. 商务印书馆, 2015.
  3. 李荣.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4. 王军虎. 《西安方言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5. 雒江生. 《西北方言词典》.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3.

网络扩展解释

“热烙”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词源与用法

  1. 异形词关系:

    • “热烙”是“热落”的异体写法,二者含义相同。部分文献(如《二刻拍案惊奇》《负曝闲谈》)中亦写作“热络”。
    • 现代汉语中,“热络”使用更广泛,而“热烙”多见于方言或早期白话文。
  2. 语境示例:

    • 文学作品中:“沙汀《淘金记》二六:‘白酱丹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热烙得多。’”
    • 日常表达:形容人际交往中的亲密状态,如“他们刚认识就聊得热烙”。

补充说明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方言词汇的演变或具体文学作品中的用法,可参考、5、8的原文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肮脏气弊蠹部寄不起仓皇失措超人查问迟立从弟聪慜袋鼠单间儿道箓颠危递杯地鸡定甲恶慧方山巾凤池山封嵎分隶赶任务稿殡高算觥舡公式故步自封汗羞活翻擭擭护痛见好湫隘借契九丝涓滴之劳撧折枯乾吏材六辅马铃拿糖作醋篇牍祈谷悛换热烘烘人间天上认人使恶实力派双飞鷰太白恬静通演吞声忍气橐甲束兵乌衣下交咸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