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飞的意思、龙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飞的解释

[promote] 旧时比喻升官提职

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傅咸《赠何劭王济》

详细解释

(1).《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孔颖达 疏:“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遂以“龙飞”为帝王的兴起或即位。《文选·张衡<东京赋>》:“我 世祖 忿之,乃龙飞 白水 ,凤翔参墟。” 薛综 注:“龙飞凤翔,以喻圣人之兴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邦国初基,皆云草昧;帝王兆迹,必号龙飞。”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陈鲁公 薨,以其遭际龙飞,又薨于位,与 王岐公 同,于是詔用 岐公 元丰 末赠典。” 清 李渔 《凤求凤·传捷》:“只因御驾亲征,被北人掳去,直待新主龙飞,方纔揭晓。”

(2).比喻仕途得意。 晋 傅咸 《赠何劭王济》诗:“吾兄既凤翔, 王子 亦龙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龙飞"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义与核心意象

指龙腾飞的动态画面,源自龙作为中华图腾的神圣性与飞升的磅礴气势,象征无上力量与自由境界。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2卷,第1387页。


二、帝王与权力的象征

  1. 喻指帝王即位或执政

    典出《易经·乾卦》"飞龙在天",后成为帝王登基的固定用语。如《后汉书》载光武帝诏书:"龙飞白水,奋迅南阳",喻其兴起。

    来源:《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龙飞"条。

  2. 代指帝王仪态

    古代文献常以"龙飞"形容帝王行动威仪,如"龙行虎步"。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1998年)第1002页。


三、事业腾达的吉兆

引申为人才得势、事业昌盛。如苏轼《送张轩民寺丞赴省试》:"龙飞甲子尽豪英",喻科举英才辈出。

来源:《全宋词注评》(凤凰出版社,2012年)苏轼词注释。


四、书法艺术术语

形容书法笔势飘逸灵动,如"龙飞凤舞"。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评王羲之书:"若龙飞霄汉,矫然不群"。

来源:《中国书法大辞典》(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笔法篇。


五、科举及第的专称

宋元后特指科举考试高中,因殿试榜由皇帝钦定,故称"龙飞榜"。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徽宗宣和六年,赐进士龙飞榜"。

来源:《中国科举制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宋代卷第四章。


说明: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及古籍文献,因版权限制未提供电子链接,读者可查阅纸质原书或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www.nlc.cn)检索相关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

“龙飞”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综合多来源信息:

  1. 基本释义

    • 源自《易经·乾卦》“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指帝王兴起或即位。如《东京赋》中“龙飞白水”即比喻圣人登基。
    • 后引申为“仕途得意”,如傅咸诗句“王子亦龙飞”表示升迁。
  2. 比喻扩展

    • 现代用法中,可形容事物发展迅猛、充满活力,如经济腾飞或科技突破。
  3. 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多用于帝王即位或文人赞颂仕途,如宋代《梦梁录》描述“双龙飞走”的灯景。
    • 现代语境:可泛用于描述企业、个人成就等,但需注意语境适配性。
  4. 近义词与相关表达

    • 近义词包括“登基”“腾达”等,反义词暂无明确记载。
  5. 文化内涵

    • 结合“龙”的祥瑞象征,该词隐含权威、成功之意,常见于褒义语境。

如需进一步考据古籍用例,可参考《汉典》等来源(如)。

别人正在浏览...

稗官野史飙焚剥蚀不粒蚕蛹油抄检晨朝穿帮麤浮翠嬀佛门腹俭缸子恭人勾唤钩月盥洗室关系学寒慄槐省浑茫绛衣娘畿官就正有道畿邑开冬扛活来火,来火儿两岐年两体蹥踡吝骄柳靥鲁酒薄而邯郸围鹿视律例旄马木砚蹑寻漂凉带刺遣具起官青陆驱走忍涕人行道三暗生势声焰失学食指大动水光山色硕策淘盆甛睡梯霞危迳伪师险急小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