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官的意思、畿官的详细解释
畿官的解释
京畿官员。 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顷者,有司惩趋竞之流,塞儌倖之路;俾进士非科第者,不授校正;校正欠资考者,不署畿官。”
词语分解
- 畿的解释 畿 ī 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畿辅。畿辇。京畿。 门限,门槛。 笔画数:; 部首:田; 笔顺编号:
- 官的解释 官 ā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笔画数:; 部首:
专业解析
畿官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特指在京畿地区任职的行政官员。"畿"本义指王城周围千里之地,《说文解字》释为"天子千里地"(汉典,zdic.net),后特指都城周边直辖区域。该词由"畿"与"官"复合构成,始见于《周礼·地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的制度设计(国学大师,guoxuedashi.com)。
在具体职能方面,畿官主要承担三项要务:
- 户籍管理:负责京畿地区人口登记与赋役征发,如唐代京兆尹需"掌京畿之地,以纪众务"
- 治安维护:统辖都城卫戍部队,《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中尉"掌徼循京师"
- 礼仪执掌:组织帝王亲耕、郊祀等重大典礼,《宋史·职官志》载太常寺官员需"掌社稷及武成王庙、诸坛斋宫习乐"
该官职体系自周代确立后,历经汉之京兆尹、唐之畿县尉、明清顺天府尹等不同称谓演变,始终保持着"居重驭轻"的中央集权特征。其特殊地位在《唐六典》中明确表述为"畿内诸司,职要务殷"(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体现了古代都城行政管理体系的核心架构。
网络扩展解释
“畿官”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含义
- 拼音:jī guān()
- 字义:
- 畿:指古代国都附近的地区,如“京畿”“畿辅”。
- 官:指政府官员或公职人员。
- 组合含义:原指国都周边的地方政府官员,后也泛指京畿地区的官员。
二、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
- 源于古代行政体制,“畿”特指王都管辖的方圆千里区域,“畿官”即这一区域的行政官员。
- 唐代白居易在《大官乏人策》中提到,选拔官员时对“校正欠资考者”不授予畿官职位,说明其地位与选拔标准相关。
-
引申用法:
- 可用于批评官僚主义现象,暗指官员注重形式或私利而忽视民众需求。
- 部分文献中扩展为泛指地方官员,但核心仍与京畿相关。
三、使用场景
- 文学与历史:常见于古代文献或历史讨论中,如唐代政策分析。
- 现代语境:多用于比喻或批判性表述,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四、补充说明
- 相关词汇:如“畿辅”(国都附近)、“畿辇”(京城车马)等。
- 权威性差异:需注意部分引申义(如泛指地方官员)可能源自较低权威来源,建议优先参考历史文献用法。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文献或扩展含义,可参考《大官乏人策》等唐代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摆阔不广不知天高地厚朝生夕死怠息殿庐帝星冬至度关繻恩逾慈母返斾犯颜格不相入棺殓刿心怵目孤角国民性和铎虹光换骨夺胎花源护落姜张假女迦提假易警发惊心动魄计嘱君道克贼两部立行理至明征辇御弄痴人铺驿钱本琪花玉树请闲穷本球球蛋蛋其应若响三注森逼舌挢不下神树适便势不可当矢室束带天网恢恢天无絶人之路啼泣僮妇涂歌吴邓五粮液西方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