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公的官署。 唐 黄滔 《浙幕李端公泛建溪》诗:“自顾幽沉槐省跡,得陪清显諫垣臣。” 唐 李洞 《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知己》诗:“槐省老郎蒙主弃,月陂孤客望谁怜。”
“槐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解释如下:
槐省(huái shěng) 指古代“三公”的官署。这一用法源于古代官署常种植槐树的传统,例如周代宫廷外种三棵槐树象征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位,因此“槐省”成为高级官署的代称。
唐代诗人黄滔在《浙幕李端公泛建溪》中写道:“自顾幽沉槐省迹,得陪清显谏垣臣。”李洞的《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知己》也有“槐省老郎蒙主弃”之句,均以“槐省”指代官署,体现其历史渊源。
部分资料(如)提到“槐省(huái xǐng)”有“忧愁、担忧”的含义,但这一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方言或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相关,需结合具体文本进一步考证。
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注释以获取更详细考证。
槐省是一个汉字词,它的意思是对发生事情的地方进行仔细观察和审查。槐指的是一种落叶乔木,省则意味着观察、检查。
槐省的字形可以分为两个部首:木和目。其中,木表示与植物有关,目则表示与目视、观察有关。
槐省的总笔画数为13画。具体来说,木部有4画,目部有3画,而槐字的右侧则是槐字独有的4画。
槐省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的《韩非子·五蠹》一书中。该书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并广泛使用。
槐省在繁体字中的书写形式与简体字相同,没有明显差异。
古时候,槐的字形与现代略有不同。旧字形中的槐字右侧是由“林”和“约”两个字组成的,表示树木的繁茂和多样性。
省的古代字形为“目”,形似今天目字的简化形式。
1. 这次的调查需要对整个事故发生地进行槐省。
2. 经过槐省后,对于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槐树、槐花、槐叶、槐荫、审槐、槐鱼、省察、省视、省思
考查、审视、审察、观察、研究
疏忽、忽略、轻视、放任、漫不经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