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恭人的意思、恭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恭人的解释

(1).宽厚谦恭的人。《诗·小雅·小宛》:“温温恭人,如集于木。”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温温恭人,慎终如初。”

(2).古时命妇封号之一。 宋徽宗 政和 三年定制,中散大夫至中大夫之妻封恭人,亦为 元 六品、 明 清 四品官员之妻的封号。如系赠封母或祖母,则称太恭人。又 清 制:宗室之奉恩将军妻亦封恭人。后多用作对官员妻子的尊称。《水浒传》第三二回:“我看这娘子説来,是个朝廷命官的恭人。”《清平山堂话本·李元吴江救朱蛇》:“ 王安 辞了本官,不一日,至 陈州 ,参见恭人,呈上家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恭人"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色彩的称谓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解析:

一、古代命妇封号

"恭人"始见于宋代,为外命妇第四等封号,授予五品官员之妻或母。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庶子、少卿监、司业、少尹……妻封恭人"(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明代沿袭此制,《明会典》规定:"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来源:《辞源》第三版),可见其等级制度。至清代演变为四品官眷属的封号。

二、德行尊称

在礼教语境中,"恭人"引申为对妇德典范的敬称,强调"温恭淑慎"的品德特质。如《诗经·小雅》郑玄笺注:"淑,善;慎,诚也。妇人以贞信为节"(来源:《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这种诠释为"恭人"的德行内涵提供了经典依据。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恭,肃也。从心共声",揭示其"内心肃敬"的构字理据(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作为历史词汇存在,常见于古典文献研究与历史题材创作。其语义演变折射出古代社会等级制度与伦理观念的交互影响,具有重要的文化语言学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恭人”一词具有双重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和文学用法进行解释:

一、品德层面的含义 指宽厚谦恭、举止庄重的人,常见于文学作品中。如《诗经·小雅》用“温温恭人”形容谦和君子,晋代卢谌诗句也沿用此意象。该用法强调个人修养,体现儒家文化对礼仪的重视,可用来描述尊长或德高望重者。

二、古代封号制度 作为命妇封号始于宋代:

  1. 宋代:中散大夫至中大夫之妻受封(政和三年定制)
  2. 元代:六品官员妻室封号
  3. 明清:四品官员配偶专用,若赠予母/祖母则称「太恭人」
  4. 清代扩展:宗室奉恩将军之妻亦获此封号

该封号后期演变为对官员妻子的通用尊称,反映了古代官僚体系的等级制度。两种含义虽同源,但应用场景截然不同,需根据上下文辨别具体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巴汉白气焙干璧珰不夺农时踹营翠碧大关淡扫蛾眉大弦子戏递互法苑風急浪高虼蚫皮功烈购取篁山绛笼讲主建阳噭呼较名机轮荆请金籍卷逃沮格距境狼孩练戒淋渗六欲天毛桃马蛭门阶户席派式叛换清天白日青要穷蛤螺全力以赴散骑常侍三蛇七鼠三瓦两巷赏誉山君噬不见齿十二分星市门双柱束纺私门子四明南词袒裼天壤之别蝭跂文治武帷限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