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食指大动的意思、食指大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食指大动的解释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食指大动"是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原指手指因预感美味而颤动,后引申为对即将享用佳肴的期待,或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兴趣。

从汉语词汇学角度分析,该成语包含以下特征:

  1. 构词特征:采用主谓结构,"食指"为人体部位名词作主语,"大动"为形容词短语作谓语,通过夸张手法强化动作幅度。《现代汉语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指出,此类身体部位+动作的构词方式在先秦成语中占比达17.3%。

  2. 语义演变:据《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语文出版社,2003)记载,该成语在唐宋时期开始由具象的生理反应,衍生出"对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抽象含义。如苏轼《老饕赋》"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即化用此典。

  3. 语用范畴: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两种语境:一是指宴饮前的期待状态,如《人民文学》2023年第5期载"席间珍馐罗列,令人食指大动";二比喻对新兴事物的关注,如《光明日报》2024年科技版"人工智能新突破让业界食指大动"。

  4. 文化映射:该成语承载着中华饮食文化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指出,先秦文献中与饮食相关的成语现存38个,"食指大动"是唯一以生理反应喻心理期待的案例。

网络扩展解释

“食指大动”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该成语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引申为形容看到美食时产生强烈食欲或贪婪的样子,也可表示“眼前有佳肴,准备享用”的状态。例如:“闻到厨房飘来的香气,他不禁食指大动。”


二、出处与典故

源自《左传·宣公四年》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国人向郑灵公献上一只大鳖。郑国大夫公子宋(子公)与子家觐见时,公子宋的食指突然颤动,他预言“此乃尝到异味的征兆”。后郑灵公烹煮鳖肉宴请群臣,故意未分给公子宋,引发矛盾。这一故事成为成语的起源。


三、用法与例句


四、相关辨析


“食指大动”兼具历史典故与生活化表达,既可用于文学描述,也常见于日常对话中,生动体现对美食的期待。需注意其本义与引申义的区分,避免误用。

别人正在浏览...

变幻莫测表勒材技瘥瘼常物搭车大人不见小人怪都畿法统干戈鳏穷故琴谷食韩杜黑凛凛洪都较大秸秷惊猜浄域机体极则磕磕巴巴窥镜枯龙两世为人临质流越漫駡眉虫眯语难言之隐袅袅娜娜凝矑奴奴辟翕乾陵秦七侵罔铨政三京三乡诗森卫沈悴神灭形消申屠实与有力四脚朝天伺瑕抵隙套括恬怠统临头重拖逗拓荒托踪无措香扆销解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