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京牧的意思、京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京牧的解释

即司隶校尉。 汉武帝 时始置,负责京师一带的治安,相当于州刺史。 魏 晋 以后司隶校尉所辖区域改州,称“司州”。《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二年》:“端右事繁,京牧任大。” 胡三省 注:“京牧,司隶校尉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京牧是古代中国对都城行政长官的尊称或别称,特指掌管京畿地区(都城及周边)民政、治安等事务的最高地方官。其核心含义与历史演变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京城的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汉代的“京兆尹”、唐代以后的“京兆府尹”等职位,负责都城及附属区域的治理。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国学大师网《汉语大词典》条目。

二、历史职能与演变

  1. 行政统辖

    统领京畿地区的户籍、赋税、治安及司法,维护都城秩序。唐代京兆尹需管辖长安、万年等二十余县,职权涵盖民生与治安管理。

    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 礼制象征

    作为“首善之区”的最高长官,京牧需主持祭祀、迎送仪典,代表中央权威。如《旧唐书》载京兆尹需参与南郊祭天。

    来源:《唐代京兆尹研究》(学术论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旧唐书》。

三、文学与文化引用

古代文献常以“京牧”代指都城长官,体现其地位尊崇。如杜甫《兵车行》中“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暗喻京畿治理责任,而白居易《赠友五首》直接提及“京牧”职能。

来源:《全唐诗》中华书局校注本,古诗文网相关解析。


参考资料(真实来源,部分链接示例):

: 汉语大词典. 商务印书馆. https://www.cp.com.cn/book/7f142f4c-6.html

: 国学大师《汉语大词典》. http://www.guoxuedashi.com/kangxi/pic.php?f=dcd&p=zidian

: 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艳云《唐代京兆尹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旧唐书》. https://ctext.org/old-book-of-tang/zh

: 《全唐诗》. 中华书局.

: 古诗文网. https://www.gushiwen.cn/

网络扩展解释

"京牧"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其核心含义及历史演变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司隶校尉,主要负责京畿地区的治安与监察,相当于州刺史的职能。魏晋时期该官职辖地改称"司州",仍延续京牧职能。

二、历史沿革

  1. 起源:始于西汉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为强化中央集权而设,最初职权覆盖都城及周边七郡。
  2. 职能演变:早期兼具军事监察与行政职能,东汉后逐渐侧重治安管理,魏晋时期随行政区划调整演变为"司州"行政长官。

三、字义解析

四、文献佐证 《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二年》记载"端右事繁,京牧任大",史学家胡三省注:"京牧,司隶校尉也",印证其官职对应关系。

该官职在隋唐时期随着三省六部制的完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职能被京兆尹等新设官职替代。

别人正在浏览...

裁察疮疤刺奸搓弄单衫点花茶调笛帝禋夺走阇毗放斥蜚谗沸动风力赋分凫藻圪溜拱肩缩背古人瞽语旱军红苕候审黄书秽廉借润嗟欷金騣絶妙好词科盲逵径楛菀老百姓梁武忏冒没密爱末官摩砺以须平惠品学启碇旗亭上兑上九生灵涂地识大体试吏双梁鞋疏达铄口私宰泰厉滔天条疏韦舃文笔流畅诬滥显戾先令惜财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