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旗亭的意思、旗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旗亭的解释

(1).市楼。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上立有旗,故称。《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论》:“臣为郎时,与方士考功会旗亭下。”《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薛综 注:“旗亭,市楼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里有土臺,高三丈,上有二精舍。 赵逸 云:‘此臺是中朝旗亭也,上有二层楼,悬鼓击之以罢市。’” 唐 王勃 《临高台》诗:“旗亭百队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唐 杜甫 《入衡州》诗:“旗亭壮邑屋,烽櫓蟠城隍。”

(2).酒楼。悬旗为酒招,故称。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花县与琴焦,旗亭无酒濡。” 宋 周邦彦 《琐窗寒·寒食》词:“旗亭唤酒,付与 高阳 儔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德报》:“其人得金后,为旗亭业,居数年,颇获利。” ********* 《八月初三夜发东京口占别张杨二子》:“四壁旗亭争赌酒,六街灯火远随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旗亭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释义:

一、古代市楼或集市管理场所

指古代市场内悬挂旗帜的亭楼,用于指挥集市交易、管理市务,并兼具瞭望功能。

例证:

《史记·三代世表》裴骃集解引薛综注:“旗亭,市楼也,立旗于上,故取名焉。”

《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李善注:“旗亭,市楼也。”

二、酒肆、酒楼的别称

唐宋时期起,“旗亭”成为酒家的代称,因酒肆多悬挂酒旗(又称“酒望”“酒帘”)标识。

例证:

唐代李贺《开愁歌》:“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宋代周邦彦《琐窗寒·寒食》词:“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三、文学典故“旗亭画壁”的专指

源自唐代薛用弱《集异记》记载的著名文人轶事: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在旗亭饮酒,以歌伎演唱各自诗作的数量竞诗才,后称“旗亭画壁”。

例证:

清代王士禛《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曾听巴渝里社词,三闾哀怨此中遗。诗情合在空舲峡,冷雁哀猿和《竹枝》。”(自注引旗亭事)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0年,第7卷,第102页
    • ISBN: 9787540231673
  2. 《辞源》(第三版)
    • 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568页
    • ISBN: 9787100107995
  3. 《全唐诗典故辞典》
    • 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1927页(“旗亭画壁”条)

建议查阅上述工具书原文获取更详实释义及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

“旗亭”是一个具有多重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随时代演变而扩展。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市楼(市场管理机构)
    这是“旗亭”最原始的涵义,指古代城市中用于观察、指挥集市的场所。市楼上立有旗帜作为标志,具有管理市场秩序、控制交易时间的功能。例如:

    • 《西京赋》记载:“旗亭五重,俯察百隧”,描述汉代长安市场管理的场景;
    • 唐代扬州设有“旗亭坊”,是市场与居民区结合的区域。
  2. 酒楼(悬挂酒旗的亭子)
    唐代以后,“旗亭”逐渐演变为酒楼的代称。酒楼外悬挂旗帜作为招牌,故称“旗亭”。例如:

    • 唐代诗人刘禹锡、杜甫的诗中常以“旗亭”指代饮酒场所;
    • 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王之涣、王昌龄等诗人赛诗)即发生在酒楼。

二、历史演变与文化典故

  1. 从市楼到酒楼的转变
    唐代坊市制度松动后,旗亭的市楼功能弱化,逐渐成为宴饮聚会之地。例如洛阳南市、长安崇仁坊的旗亭里,既是市场又是社交场所。

  2. “旗亭画壁”的文学意象
    开元年间,王之涣、王昌龄、高适三位诗人曾在旗亭以歌女传唱诗歌的数量比赛才华,这一典故成为唐代文坛佳话,并衍生出“旗亭赌唱”等成语。


三、其他解释辨析


四、总结

“旗亭”的核心含义为古代市场管理机构和悬挂酒旗的酒楼,其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商业及文化的变迁。在文学作品中,“旗亭”更承载了文人的风雅传统,成为唐诗中的重要意象。

别人正在浏览...

安危班马文章俵济别房蚕候蚕山称臣纳贡称责吃黑饭,护漆柱吃口令鉏锸畜牲赐寿等衰电度表调刺洞肛阨阱峨阙抚时感事个时鬼哭狼嚎诡力合离草鸿济黄大缓缓回云胡嘌简伉奸黠家问捐世竣工木马子目想南学啮臂之好旁録破没齐肩轻悄人上儒品商嵌甚而圣果沈瞀驷骐隧志孙金腾掷天空挑撮通悟韦平文仪汙卑悟敏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