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冒没的意思、冒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冒没的解释

(1).冒昧,轻率。《国语·周语中》:“夫 戎 狄 ,冒没轻儳,贪而不让。” 汪中 《经义知新记》:“冒没,即冒昧语之转。” 唐 司空图 《绝麟集述》:“冒没已多,幸无大愧。”

(2).贪图,贪得。《新唐书·李夷简传》:“京兆尹 杨凭 性驁侻,始为 江南 观察使,冒没于财。 夷简 为属刺史,不为 凭 所礼。”《新唐书·裴休传》:“ 大和 后,岁漕 江 淮 米四十万斛,至 渭河 仓者纔十三,舟檝僨败,吏乘为姦,冒没百端, 刘晏 之法尽废。”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用儒家之道德,故艰苦卓厉者絶无,而冒没奔竞者皆是。”

(3).犹倾轧。 唐 柳宗元 《陆文通先生墓表》:“秉觚牘,焦思虑,以为论註疏説者百千人矣。攻訐很怒,以辞气相击排冒没者,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4).犹埋没,废弃。 唐 刘禹锡 《武陵北亭记》:“调赋幸均矣,城池幸完矣,而重浹辰之役,掠苟简之问,卒使胜躅冒没,犹璞而不攻。” 宋 叶适 《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记》:“夷夏同指,科举冒没,浅识而深守,正説而伪受,交背於一室之内,而不以是心为残贼无几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冒没"是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主要有两种解释:

一、指冒犯、轻率之意。《汉语大词典》收录该义项,释义为"轻率不顾其他"。《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毋冒没"即用此义,强调不可轻率行事。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引《广雅》注"冒,犯也",与"没"组合强化了冒失的含义。

二、表示贪图、贪求。《辞源》释为"贪图利益而不顾礼义"。《国语·周语》"冒没轻儳"即指贪功冒进,明代方以智《通雅》引证此词多用于批评急功近利的行为。该用法在《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中亦有体现,强调对名利的非分追求。

网络扩展解释

“冒没”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综合各来源信息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冒昧轻率
    指行为鲁莽、缺乏谨慎。如《国语·周语中》提到戎狄“冒没轻儳”(指其行为轻率),唐代司空图也以“冒没已多”表达对自身轻率行为的反思。

  2. 贪图贪得
    形容对财物或利益的贪婪。例如《新唐书·李夷简传》记载杨凭“冒没于财”,章炳麟的论述中也提到“冒没奔竞者皆是”。


二、其他用法

  1. 倾轧争斗
    唐代柳宗元在《陆文通先生墓表》中用“击排冒没”描述文人间的相互攻击。

  2. 埋没废弃
    如刘禹锡《武陵北亭记》中“胜躅冒没”指优秀事迹被埋没,宋代叶适也提到科举制度导致人才“冒没”。


三、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熬炙宝録崩云边馈缤缤吵乱子成为车身川岩大趣登良都吏断察房累逢君之恶负才任气闺窗横征暴赋画具花束花椰菜简牍将摄戬谷极称借榻咎氏籍伍狷隘裾巴俊颖窠穴空爵餽饟劳歌乐好流愬卖儿鬻女眉头眼脑米谷悯农逆向憉悙欠身窃钩穷夫企踵可待壤驷三北散楚三元君时食识时收勘水涨船高说明文土封虾蟇车现身説法篠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