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啟椗”。谓开船。碇、椗,系船的石墩。 李烈钧 《辛亥革命及督赣时期·辛亥革命》:“略事补充,復启椗西上。” 阿英 《流离》一:“午饭后,又启椗,夜十时,到了 巢县 。” 刘白羽 《长江三日》:“十二时,‘江津’号启碇顺流而下了。”
启碇(qǐ dìng)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专业色彩的航海术语,指船只收起锚碇、开始航行的动作。《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船只拔锚启航”,强调从停泊状态转为航行状态的起始动作。该词由“启”(开启、发动)和“碇”(固定船只的石锚)构成,最早见于明代航海文献,如《东西洋考》中“舟师候潮启碇”的记载。
在具体使用中,“启碇”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语境,如茅盾《虹》中“轮船启碇后,船长下令加速航行”的表述。近义词“起锚”侧重锚具的收起动作,而“启碇”更强调整个航行程序的启动。反义词为“抛锚”,表示停船下锚的动作。现代航运报告中仍保留该术语,如《中国航海史》记载“货轮按潮汐表准时启碇”,突显其专业性和历史传承性。
“启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ǐ dìng,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启碇”既描述船只离港的实际动作,也可抽象为事件或计划的启动,常见于历史文献和文学创作。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分析,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案兵束甲帮套彩凤随鸦恻焉常起居絺冕初交瓷器词意措手蛋白质地灶断杀砝码反老还童焚膏风光旖旎管青国宝含歌含态鹤瘗铭禾主悔恨获匹家户傢伙简代接线济济荡荡京式大帽进贤冠拘补絶命孔林快刀断乱麻老医少卜冷言热语理会蠡蠡陵曳留更丽玉楼花蔫蔫千难万险青牋青缗气象台生炒热卖生地壁画书帖肃澄委顿卧牛城吴泉无然祆教消魂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