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兑的意思、上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兑的解释

旧时向政府交纳捐官银两叫“上兑”。《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他自己拏钱捐官,朋友是不好止住他的,只好听其所为。等到上兑之后,便把店中之事料理清楚,又替东家找了一个人接手,他便起身进京引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本是个一榜……这回明保送部引见,要想设法过个道班,却又不愿意上兑,要避过这个‘捐’字,转托了 车老爷 来托我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上兑"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金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向上级或官府缴纳钱粮、赋税等。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并引用权威来源:


一、本义:缴纳赋税钱粮

二、引申义:金融领域的特定交付


三、使用场景说明

  1. 历史语境: 主要用于明清至民国时期赋税制度描述(如"上兑皇粮")。
  2. 现代金融: 用于银行票据、国库券等到期兑付场景(如"持汇票到银行上兑"),属专业术语。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古代汉语词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3. 中国人民银行. 《支付结算办法》[Z]. 1997.
  4. 中国银行业协会. 《票据业务术语规范》[Z]. 2018.

(注:因部分文献无公开电子版链接,此处按学术规范标注来源名称;金融术语可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官网www.pbc.gov.cn 政策文件库)

网络扩展解释

“上兑”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上兑”指旧时向政府交纳捐官银两的行为。这一用法在清代文献中常见,例如《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提到“等到上兑之后,便把店中之事料理清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也记载了相关事例。这里的“兑”与货币交易相关,引申为缴纳银两完成捐官流程。

二、词义解析

  1. “兑”的多重含义
    根据汉典解释,“兑”本义为交换(如兑换、汇兑),也指八卦之一(象征沼泽),或表示“直”(如“松柏斯兑”)。在“上兑”中,“兑”特指银两的缴纳行为。

  2. 历史背景
    清代允许通过捐纳银两获得官职,称为“捐官”或“捐班”。完成银两缴纳(即“上兑”)是取得官职资格的关键步骤。

三、注意区分

部分网页提到“上兑”有“受骗”的含义(如查字典网页),但此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与“上当”一词的混淆。建议以权威古籍和词典的释义(缴纳捐官银两)为准。

四、扩展阅读

若需了解清代捐官制度及“上兑”的具体操作,可参考《清史稿》或《官场现形记》等文献,进一步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该词的社会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北门锁钥表里山河冰棍儿比要长则是潮烟差配察悉痴客当日殚心大虚貂褕鹅翎风珂杠架隔皮断货过拜鸿功皇皇后帝互换糊糊涂涂灰黪脚鈎挟提机略金明门饥穰旧儒纪限仪扣户爌晃勒索鸾伏马卸命民捻粉齧岸宁南攀龙附骥热机仁人人烟阜盛揉和三旌山地赏罚信明时论淑姿窣堵波鲐叟绦绒天南统而言之透明胶土着为我武部飨祀小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