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卑小的官。多为官吏的自谦之称。 南朝 梁 江淹 《从建平王游纪南城》诗:“恭承此嘉惠,末官至 南荆 。”
“末官”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含义
指职位低微的官吏,通常作为官员的自谦之称。该词由“末”(末尾、次要)和“官”(官职)组合而成,强调地位卑微或权力有限。
出处与例证
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江淹的《从建平王游纪南城》诗:“恭承此嘉惠,末官至南荆。”此处“末官”是诗人自谦身份低微。
使用场景
相关解释
部分文献将其归类为“谦辞”,与“卑职”“微臣”等类似,均体现传统礼仪中的自谦文化。
总结来看,“末官”是一个兼具历史语境和现代引申义的词汇,核心始终围绕“地位低微”这一特征。
末官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它的拆分部首为木和官,分别为左右两边的部分。拆分后,木部的笔画顺序为4-5-7,官部的笔画顺序为6-5-1-2-2。
末官一词来源于古代的官制,指的是官位的末尾或最低一级的官职。在古代中国,官职按照等级划分,末官通常指的是官职层次最低的官员。
末官一词在繁体字中为「末官」,拆分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以「末官」为例,古代汉字的写法为「札」和「宀官」。其中,「札」为刻在木头上的文字,表示官位的较低和不重要。「宀官」表示官职所在的官府。
以下是这个词的例句:
1. 他几十年来一直只是个末官,从来没有晋升过。
2. 在古代,末官的工资非常低微。
一些和末官有关的组词包括:
1. 末官制度
2. 末官待遇
3. 末官晋升
与末官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下级官员
2. 底层官员
与末官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高官
2. 最高官员
总结:末官指的是官职层次中最低的官员,是古代官制的一部分。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为木和官,来源于古代汉字写法。组词包括末官制度、末官待遇等。近义词有下级官员,底层官员,反义词有高官,最高官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