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及难的意思、及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及难的解释

(1).指灾难发生时。《左传·僖公五年》:“及难,公使寺人 披 伐 蒲 。”

(2).遇祸。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郑端清世子》:“王府一旧人忽遇 端清 于山中云:‘传语诸孙当速去,故里不可居也。’ 寿平 兄弟以为妄,不听,未几,及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及难"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指遭遇灾难或危难。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和典籍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 及:动词,意为"到达""遭遇"(《说文解字》:及,逮也)。
    • 难:名词,指灾难、祸患(《尔雅·释诂》:难,灾也)。

      组合为动宾结构,表示身陷危难之境。

  2. 权威词典定义

    《汉语大词典》释"及难"为:

    遭遇灾难;特指遭遇杀身之祸。

    例证引《后汉书·独行传》:"及难作,阖门受害。"


二、典籍用例与语境分析

  1. 历史文献中的典型用法

    • 《后汉书·袁绍传》:

      "(董卓)执金吾胡母班等,以尺一诏书及难。"

      此处指胡母班等人因诏书牵连而遇害。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

      "(孔融)虽居家失势,宾客日满其门,及难至,莫肯救者。"

      描述孔融遭祸时无人援救的境况。

  2. 语义延伸

    在古汉语中,"及难"常隐含被动受难的意味,多指因政治斗争、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的灾祸,暗含悲剧色彩。


三、现代使用与辨析

  1. 现代汉语中的替代词

    该词已逐渐被"遇难""罹难""遭灾"等替代,仅见于仿古文体或特定学术论述中。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单独收录"及难",但标注"及"有"赶上"义项(如"及时"),"难"保留"灾祸"义(如"遇难")。

  2. 易混淆词区分

    • 罹难:强调不幸遇害(多指死亡)。
    • 遇难:泛指遭遇危险或死亡。
    • 及难:侧重灾难降临的过程,不必然指向死亡。

四、学术研究参考


说明: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后汉书》《三国志》等典籍及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符合汉语词汇演变考据规范。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采用文献标准引用格式。

网络扩展解释

“及难”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1.指灾难发生时

即某个事件恰好在灾难发生的时刻进行。例如《左传·僖公五年》记载:“及难,公使寺人披伐蒲”,这里的“及难”描述的是在灾难来临时采取行动的场景。

2.表示“遇祸”

指遭遇灾祸或不幸事件。例如“玛雅氏死后,彼得及难”中的“及难”即指彼得在母亲逝世后遭遇祸患。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分析具体例句中的用法,可提供更多语境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安顺龙宫案元襜蔽传宣淳粹楚阳台刺刺爨鼎错楚当面锣,对面鼓胆练倒沫大司马登衡电闸订譌督护歌萼跗氛厉感旧鬼出电入海蠡讲习所简举积坳恝情结款井井有理精色禁杀己任极正眷相郡县拘牵了不得攞袖揎拳买桂貌不惊人秣蹇屏言青头鸡侵乱期稔仍就如详缴散水缫藉石脊诗勋说死胎毛台柱子鶗鴂瓦屋文齐福不齐仙传贤旧肖物惜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