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氛厉的意思、氛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氛厉的解释

祸害之气。比喻叛乱。《文选·刘琨<劝进表>》:“自 元康 以来,艰祸繁兴, 永嘉 之际,氛厉弥昏。” 吕向 注:“氛,恶气;厉,危也。谓 刘聪 、 石勒 等昏乱王室也。”《新唐书·杨虞卿传》:“北虏方梗,西戎弗靖,两河有疮痏之虞,五岭罹氛厉之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氛厉(fēn lì)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古典文献用例两个维度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单字释义
    • 氛:本义指预示吉凶的云气,后引申为气氛、气象(《说文解字·气部》:"氛,祥气也")。
    • 厉:古通"砺",意为磨刀石,引申为严厉、肃杀(《尔雅·释诂》:"厉,作也")。

      二字组合后,"氛厉"强调环境中肃杀、严峻的气势,多见于描述战争或险恶局势。

二、古典文献中的核心含义

在《后汉书·仲长统传》载:"豪杰之战争,氛厉云扰",此处"氛厉"指战争引发的肃杀氛围,暗含紧张压迫感。明代宋濂《燕书》亦用"杀气氛厉"形容战场肃穆之气,印证其与冲突、危机场景的强关联性。

三、现代释义与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氛厉"属书面语,释义为:

形容环境或局势中弥漫的严峻、肃杀之气,如:"谈判桌上氛厉凝重,双方僵持不下。"

其使用多聚焦于政治、军事或高压社会情境,凸显无形的心理压迫感(《汉语大词典》1990年版)。


参考资料:

  1.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
  2. 《尔雅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5.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氛厉”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分析:

  1. 字义分解

    • “氛”指恶气、不祥之气,常象征灾祸或混乱的预兆;
    • “厉”通“疠”,原指瘟疫,引申为灾祸、危险。组合后整体喻指祸乱之气,多用于描述社会动荡或叛乱。
  2. 文献出处
    该词多次见于历史文献,如:

    • 刘琨《劝进表》中“永嘉之际,氛厉弥昏”,指西晋永嘉年间匈奴刘聪、羯族石勒引发的叛乱;
    • 《新唐书·杨虞卿传》用“五岭罹氛厉之役”形容南方战乱。
  3. 综合释义
    “氛厉”可理解为因社会动荡或外族入侵引发的祸乱局面,具有两层内涵:

    • 字面:灾害性气候或瘟疫;
    • 隐喻:政治叛乱、外族侵扰等重大危机。

由于该词现代已极少使用,建议在古籍阅读时结合上下文理解。若需更权威解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中的词条考据。

别人正在浏览...

哀歌哀诉安道尔白饼镑余杯水候不露神色布母繜超登充悦除草赐履粗腿当晚刀刀滴骨地楞定乱扶衰发春繁重废堕感恩多红脸赤颈划船运动回薄佳句桀骏街头巷底井灶矜能负才进前金天莙荙菜客槎猎靴凌烟像丽正修书院蛮徼面临面网南来北往叛徒前记起栋欺负嶔岑轻蝉冗余上足十拷九棒水麝松变田棱田卢頽山乌衣子弟相结合想思羡漫戏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