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災難發生時。《左傳·僖公五年》:“及難,公使寺人 披 伐 蒲 。”
(2).遇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六·鄭端清世子》:“王府一舊人忽遇 端清 于山中雲:‘傳語諸孫當速去,故裡不可居也。’ 壽平 兄弟以為妄,不聽,未幾,及難。”
“及難”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意思:
即某個事件恰好在災難發生的時刻進行。例如《左傳·僖公五年》記載:“及難,公使寺人披伐蒲”,這裡的“及難”描述的是在災難來臨時采取行動的場景。
指遭遇災禍或不幸事件。例如“瑪雅氏死後,彼得及難”中的“及難”即指彼得在母親逝世後遭遇禍患。
如需進一步分析具體例句中的用法,可提供更多語境信息。
“及難”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遇到困難。
這個詞的部首是“心”,筆畫數為4。
“及難”一詞的來源于古代漢語,隸屬于口語中的常用詞彙。
“及難”是這個詞的繁體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及難”的寫法略有不同,它的原始形态是“及難”。由于漢字的演變和簡化,現代漢字中的“難”被簡化為“難”。
1. 他常常在學習上及難,但他從不放棄。
2. 面對困難,我們應該堅持不懈,不怕及難。
和“及難”相關的組詞有:
與“及難”意思相近的詞有:
與“及難”意思相反的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