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鞭靮的意思、鞭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鞭靮的解释

鞭子和马缰绳。借指随从效力。《新唐书·封常清传》:“我慕公义,愿事鞭靮,故无媒自前,公何见拒深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九山王》:“借大王威福,加臣三寸舌,诸山莫不愿执鞭靮,从戏下。” 何垠 注:“《檀弓》:执靮而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鞭靮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鞭”和“靮”两个单字组成,其含义与古代驾驭车马的工具直接相关,具体释义如下:

  1. 字义分解

    • 鞭 (biān):指驱赶牲畜(尤指马匹)的用具,即马鞭。
    • 靮 (dí):指套在马头上系缰绳的器具,即马笼头(络头),特指连接笼头以控制马匹的缰绳部分。
  2. 合成词义

    “鞭靮”合称,泛指驾驭马匹所需的整套工具,即马鞭和缰绳。其核心意义在于控制、驱策。

    例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执鞭靮”之说,意指手执马鞭和缰绳,象征为人驾驭车马或处于仆役的地位。

  3. 引申义与象征义

    由于“鞭靮”是直接控制马匹的关键工具,故常引申为:

    • 驾驭、控制:象征对事物或局势的掌控力。
    • 驱使、役使:含有受人驱策、为人效力的意味,如“效鞭靮之力”。
    • 职责、职分:特指为人臣仆或下属的职责(源自“执鞭靮”的谦卑含义)。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鞭靮”词条明确解释为“马鞭和缰绳”,并引用《左传》典故说明其引申义。
  2.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年):对“鞭”和“靮”的单字释义详尽,是理解复合词的基础。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收录“鞭靮”,释义简洁清晰,强调其驾驭工具的本义及引申用法。
  4.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虽未直接收录复合词,但对“鞭”、“靮”的释义准确,有助于理解词源。
  5. 语言学专著:如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在讨论上古汉语词汇时,会涉及此类具象工具词的构成及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鞭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iān dí,其含义及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字义分解

  1. 鞭(biān):
    • 原指驱赶牲畜的用具,如马鞭;
    • 也指古代兵器(如铁鞭)、成串的爆竹(如鞭炮)或某些动物的阴茎(如鹿鞭)。
  2. 靮(dí):
    • 特指“马缰绳”,即控制马匹的绳索,出自《周礼》“马则执靮”。

三、用法与引申

如需进一步探究语境用例,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百炼铅白珉鉢昙摩罗伽大宝宠召褡护登龙术典衣砥炼豆沙对读反鼻幡儿凡僧感欷膏柱闺襟贵征黑白货黑貂鹤烟胡日鬼简亢枷示尽力禁钱九白之贡吭声克匝匝宽简櫑木凉亭连挺离坚白戾契留壁榴裙墨绖抹角尼止牌坊鳑皮庖羞披缄妻梅子鹤奇靡侵主齐俗弃邪犬马之年日中将昃山众受阻树肤殊用嘶唧肆鳞蹚浑水显迹小钱柜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