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鉢昙摩罗伽大宝的意思、鉢昙摩罗伽大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鉢昙摩罗伽大宝的解释

指红宝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精舍上建表柱,置鉢曇摩罗伽大宝,宝光赫奕联暉,照耀昼夜。” 季羡林 等校注:“鉢曇摩罗伽,梵文padmarāga音译;鉢曇摩(padma)意为红莲花,罗伽(rāga)意为颜色。全名义云‘红莲花色’、‘具有红莲花色者’,即红宝石之名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鉢昙摩罗伽大宝"是佛教术语中的梵语音译词,需从词源、释义及文化背景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解析

  1. 梵语原词

    该词对应梵语"Padmarāga"(पद्मराग),由两部分构成:

    • "Padma"(鉢昙摩):意为"莲花",象征纯净与神圣。
    • "Rāga"(罗伽):指"颜色"或"红宝石",引申为"珍贵之物"。 "大宝"为汉语意译,强调其至高价值。
  2. 音译演变

    唐代佛经翻译遵循"五不翻"原则,对抽象概念保留音译。"鉢昙摩罗伽"最早见于玄奘译《大般若经》, 后固定为红宝石类宝物的专称。


二、佛教释义

  1. 物质属性

    指赤色宝石(今称"红莲花刚玉"或"红宝石"),属佛经"七宝"之一。其色如红莲,晶莹无瑕,代表佛法无染,《法华经》喻为"世出世间最上珍宝" 。

  2. 象征意义

    • 佛法尊贵:如《大智度论》云:"鉢昙摩罗伽,诸宝中第一,能照破无明。"
    • 功德圆满:密宗视为"莲华部"圣物,象征阿弥陀佛的慈悲。

三、文化语境

  1. 文学意象

    敦煌写卷《礼忏文》以"手持鉢昙摩罗伽,照见三界黑暗"喻佛法光明,成为唐宋诗文常用典故。

  2. 现代释义

    《汉语大词典》释为:"梵语宝珠名,色如红莲,佛家喻究竟圆满之功德。"


参考文献

  1. 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三〇(《大正藏》第7册)
  2.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譬喻品》(《大正藏》第9册)
  3.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十(《大正藏》第25册)
  4. 敦煌遗书P.2912号《礼忏文》(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5.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1393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网络扩展解释

“鉢昙摩罗伽大宝”是梵文词汇的音译,其含义及背景可结合多来源信息综合解析如下:

一、词源与读音

二、基本含义

三、字义分解

四、使用场景

该词是佛教文化中红宝石的特定称谓,融合了梵语词源、宗教象征及历史记载。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大唐西域记》及相关佛经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八股式嗶嘰秉文经武诐行鹁鸪英不贤不知轻重财团蚕丛路盗伙东布阖导横突贺新郎恍如梦寐黄雨馄屯交积结讬扃闭鸡树寄重开锣喝道卡伦科决匡宁蜫蚑辽绝六十四卦庐居陆衢朦蔽邈真鸣鹤舟秘珍排版铍掩破却破头烂额七单清论邛邛距虚戚竖秋卷取代让带穰浩躟躟三蠹生致嵩高颂声载道算道探卒讨乱亭彩同力鸟文宗阁下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