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境的意思、三清境的详细解释
三清境的解释
道教语。指大罗天一气所化的天界,为三洞教主所居的最高仙境,即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见《道教义枢》卷七。《云笈七籤》卷三:“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天宝君 (即 元始天尊 )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也,其气始青; 灵宝君 治在上清境,即禹餘天也,其气元黄; 神宝君 (即 道德天尊 )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其气玄白。”
词语分解
- 三的解释 三 ā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笔画数:; 部首:一;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三清境,是道教宇宙观和神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指道教最高尊神“三清”所居的圣境,也是道教修行者追求的最高仙境。其详细含义可从以下方面阐释:
-
本义与核心指代:
- “三清”:指道教的三位最高神祇,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他们是道教“道”的化身,代表宇宙生成的不同阶段和最高教义。
- “境”:指境界、境地、处所。
- “三清境”:合指这三位至高神各自居住和主宰的、位于天界最高层的三重神圣仙境。它们分别是:
- 玉清圣境(清微天):元始天尊所居。
- 上清真境(禹余天):灵宝天尊所居。
- 太清仙境(大赤天):道德天尊所居。
-
在道教宇宙观中的定位:
- 三清境位于道教“三十六天”宇宙结构的最顶层(通常指三清天或四梵天之上的三清圣境),是超越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和四梵天的至高无上、清静玄妙的所在。
- 它们是“道”的终极体现,象征着宇宙的本源、生成和化育的最高法则,是道教修炼者追求的最高理想归宿——得道成仙后所能达到的终极境界。
-
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 道的三重体现:三清境象征着“道”化生万物的三个关键阶段(洪元、混元、太初),或“道”的三种根本属性(始、玄、元)。
- 至高清净:“清”字突出其超越尘世、无染无浊的纯粹特性,是道教追求清静无为、返璞归真思想的极致表达。
- 修行终极目标:对于道教徒而言,修道成仙的终极目标就是飞升进入三清境,与道合真,永脱轮回。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华道教大辞典》(胡孚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该权威辞典对“三清”、“三清境”及相关的道教宇宙观、神系有详细、专业的词条解释。
- 《道教大辞典》(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华夏出版社):提供了关于三清境在道教神学和宇宙论中的定位和含义的经典解释。
- 《云笈七签》(宋·张君房编):这部重要的道教类书(卷三《道教本始部》)详细记载了道教三十六天说,明确阐述了三清天(境)的层次和地位。相关原文可在《道藏》或古籍数据库中查阅。
- 《道藏》相关经典:如《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等众多道经,均提及或描述了作为最高仙境的三清圣境。
网络扩展解释
“三清境”是道教术语,具有宗教与文学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
道教定义
指道教最高仙境,由大罗天一气化成的三个天界构成,分别是:
- 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居所,象征“始青之气”。
- 上清境(禹余天):灵宝天尊居所,象征“元黄之气”。
- 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居所,象征“玄白之气”。
三者合称“三清”,是道教三洞教主的至高圣境(来源《道教义枢》卷七、《云笈七籤》卷三)。
-
文学引申义
作为成语使用时,形容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的地方,常指代超脱尘俗的理想境地。
二、文化意义
- 宗教象征:代表道教宇宙观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演化过程,体现“一气化三清”的哲学思想。
- 艺术意象:古代诗词、绘画常以“三清境”比喻仙境或隐逸之所,如“身居三清境,心远世俗尘”等表达。
三、参考资料
若需了解更详细的典籍记载,可查阅《道教义枢》《云笈七籤》等道教经典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不轨冲流荡瀁悼逝得不顶证独鹿遁化访真風行水上凤凰诏风钻概愆根由犵猪勾唤狗虱官绪海拔讙头华诩挟册简徒搅闹禁街究索鲙鲙枯叶猎徒淋潦离室糲食溜转龙翔凤跃漏虀搭菜沐雨梳风宁乱牛童脓团毗翼岐搜弃择拳发忍暴任过乳间股脚弱息颡汗尚冠山肋山资畬客侍侧食垒世绪疏莽説记所之跳踯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