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耗的意思、蚀耗的详细解释
蚀耗的解释
[lose] 损耗
蚀耗了老本
详细解释
犹损耗。 茅盾 《清明前后》第五幕:“ 永清 ,要是你像前几年那样把全副精神都放在厂里,改良进步一定还要多,出品可以更好,浪费和蚀耗也还可以再减少。”
词语分解
- 蚀的解释 蚀 (蝕) í 损伤,亏缺:侵蚀。腐蚀。蠹蚀。蚀本。 同“食”。 笔画数:; 部首:虫; 笔顺编号:
- 耗的解释 耗 à 减损,消费:耗损。耗费。耗资。消耗。 拖延:耗时间。 音信,消息:噩耗(人死的消息)。凶耗。 笔画数:; 部首:耒;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蚀耗是汉语中由“蚀”与“耗”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物质或资源因自然作用、使用或时间推移而逐渐损耗、减少或消磨的过程与结果。以下从词典释义与使用场景进行分项解析:
一、单字本义溯源
- 蚀(蝕)
- 本义指物体因日晒、风吹、虫蛀、腐蚀等自然或化学作用而逐渐缺损、腐烂或消失。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强调“损伤、亏缺”,如“侵蚀”“腐蚀”。
- 耗
- 指物质、能量、时间等因使用或消耗而减少、损失。
- 《汉语大词典》:释义为“减损,消耗”,如“损耗”“耗费”。
二、复合词“蚀耗”的完整释义
结合两字含义,“蚀耗”包含双重动态过程:
- 物理性消减:物质因自然侵蚀(如风化、氧化)或人为使用导致的磨损、消耗;
- 抽象性递减:资源、能量、时间等无形资产的逐步减少。
权威词典定义如下: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蚀耗”指因自然作用或长期使用造成的损耗,如“金属在潮湿环境中易发生蚀耗”。
《汉语大词典》:
释义为“逐渐消耗损失”,多用于描述材料、能源的递减过程。
三、典型使用场景与实例
- 材料科学领域
- 金属、木材因氧化、虫蛀导致的结构性蚀耗(如“桥梁钢构件的蚀耗率需定期检测”)。
- 能源与资源管理
- 形容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性减少(如“煤炭资源蚀耗速度过快”)。
- 经济学与金融
- 指资产价值因时间或市场波动产生的隐性递减(如“货币购买力的蚀耗”)。
四、相关词辨析
- 损耗:侧重人为使用或操作导致的消耗(如机械磨损);
- 腐蚀:专指化学/电化学作用引发的物质破坏;
- 蚀耗:更强调自然力与时间共同作用的渐进过程,隐含不可逆性。
权威参考文献: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5400-0.
- 李行健主编.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2. ISBN 978-7-5213-3600-3.
网络扩展解释
“蚀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损耗”,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拼音:shí hào(注音:ㄕˊ ㄏㄠˋ)
- 词性:动词
- 核心义:指物质、资源或精力等因消耗、磨损、腐蚀等原因逐渐减少或损失。例如“蚀耗了老本”表示本金被逐渐消耗。
二、详细解析
-
词义延伸
既可指具体物质的损耗(如油灯燃油耗尽),也可用于抽象概念(如时间、资金、精力的消耗)。
茅盾在《清明前后》中曾用此词描述工厂因管理不足导致的资源浪费:“浪费和蚀耗也还可以再减少”。
-
构词与用法
- “蚀”本义为损伤、腐烂(如“腐蚀”“蚀本”),引申为消耗;
- “耗”强调减损(如“损耗”“消耗”)。
二者组合后,语义叠加,突出“逐渐减少”的过程。
三、相关词汇
- 近义词:损耗、消耗、亏损
- 反义词:积累、增益、积蓄
四、使用场景
多用于经济、生产、资源管理等领域,例如:
- 企业运营中“减少蚀耗以提升利润”;
- 日常表达“长时间聊天蚀耗了灯油”。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或文学作品中相关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班文儿边丁膘肥操暴曹操常平法程门飞雪痴鼠拖姜臭肉来蝇楚珪辞阙翠衣贷负搭裢刀刀大刑电视剧惰怠遏讼茷茷反脸飞閤風傻汾脽负芒公共道德祼献官照鬼酉孩赤豪吟后元音还淳反朴黄屋忧货源家常里短近火磕碰儿泪脸潦粪离蔬释蹻鹿茸面白暮四朝三喷礴破镜重合青珪青紫被体杀鸡儆猴伤惨厦屋申申试播説谎頽流退三舍外父枉宪腲腇谢道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