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百里之命的意思、百里之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百里之命的解释

指国君的政令。百里,指诸侯国。《论语·泰伯》:“ 曾子 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平敌将军 庞萌 ,为人逊顺,帝信爱之。常称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 庞萌 是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百里之命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成语,现多用于书面表达。其核心含义指“治理方圆百里之地的职责”,引申为承担地方行政或管理重任的使命。以下从多角度解析该词:

  1. 基本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百里”在古代指代诸侯封地或县级行政区划范围(约方圆百里),因此“百里之命”特指掌管一方的职责。《古代汉语词典》进一步指出,该词常用于形容官员受命治理地方时肩负的责任,强调职位与使命的匹配性。

  2. 出处溯源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此处以“百里之命”比喻治国重任。宋代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解:“百里,诸侯之国。命,政令也。”印证其与古代政治制度的关联。

  3. 用法特征

    现代语境中,“百里之命”多用于褒扬官员或管理者勤勉履职,如“肩负百里之命,当以民生为本”(《中华成语大辞典》例证)。其语义侧重职责的庄重性,常见于政论文章或历史评述,口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4. 同义词辨析

    与“百里之责”“一方之任”含义相近,但“百里之命”更突出受命于上级的权威性。而“父母官”虽也指地方官,却侧重亲民形象,与“百里之命”的权责内涵存在差异。

  5. 经典用例

    明代张居正《陈六事疏》中“臣受百里之命,敢不尽心竭力”即展现该词在历史文献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官员对职责的郑重态度。

网络扩展解释

“百里之命”是出自《论语·泰伯》的典故,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存在两种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进行辨析:

一、核心含义(主流解释)

  1. 本义:指诸侯国的政令。“百里”代指古代方圆百里的诸侯国,“命”即政令或国运。
  2. 出处:
    《论语·泰伯》记载曾子之言:“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意为能将年幼的君主和国家重任托付给忠诚可靠之人。
  3. 延伸用法:
    后用于形容能承担国家或重大使命的人才,如《资治通鉴》中用“寄百里之命”评价庞萌的忠诚。

二、其他解释辨析 部分现代词典(如、6)将其引申为“不顾安危拯救生命”,并附会百里奚救人的故事。但这一说法未见于《论语》等经典,且相关来源权威性较低,可能是民间衍生义或误传。

建议使用场景:
在学术或引用古籍时,应采用《论语》原意;若用于文学创作或口语表达,需根据语境区分两种含义,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扳位八言诗北门学士陈鱼出溺东隅咄叱耳膜遏御沸点分尸桴栰浮觞福田院耕殖乖分馆伴使冠昏环堵萧然回肠伤气怙亲赍带急弯鶪鶪苦吟浪漫谛克凌凙柳林溜子骡军蛮猓庙堂文学民庶磨刼黏米喷喷香平顺贫煎卿月取鉴溶溶曳曳施糜施施而行时样受时朔气四厢乐歌随便韬弦停儅挺切痛砭脱氧核糖核酸维垣仙逝嚣呶下去斜径晞发饩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