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贝加尔湖的意思、贝加尔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贝加尔湖的解释

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高原南部。面积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30米,中部最深达1620米。蓄水量约占世界河湖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有三百多条大小河流注入。湖中有植物几百种、动物上千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贝加尔湖是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的一个淡水湖泊,其名称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语源与地理文化内涵。以下从词典学角度结合多维度资料进行解析:

一、名称释义与语源 "贝加尔"一词音译自俄语"Байкал",其词根可追溯至突厥语族语言。根据《中国地名语源词典》记载,该名称最早见于13世纪蒙古文献,原意为"富饶的湖泊",反映古代游牧民族对其资源价值的认知。汉语典籍中曾以"北海""柏海儿湖"等名称记载,清代《尼布楚条约》正式确立"贝加尔"译名。

二、地理特征 作为世界最深的构造湖,贝加尔湖最大水深达1642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数据),水域面积3.15万平方公里。其形成于2500万年前的地壳断裂运动,属于典型裂谷型湖泊,湖盆形态呈新月状延伸636公里。

三、生态地位 该湖保存着地球最古老的淡水生态系统,拥有1700余种特有物种,其中贝加尔海豹(Pusa sibirica)为唯一完全淡水生海豹物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将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认证其"突出普遍的地质与生态价值"。

四、历史文化 《汉书·苏武传》记载的"北海"即指该湖,见证汉代与匈奴的交往历史。元代文献《长春真人西游记》详述丘处机途经湖区的见闻,清代学者何秋涛在《朔方备乘》中系统考证其地理沿革。

五、科学研究 俄罗斯科学院定期发布《贝加尔湖生态监测报告》,其水体透明度达40米,占全球未冻结淡水总量的20%。近年中外联合科考发现湖底沉积物包含150万年的气候记录,对研究全球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贝加尔湖的解释可分为其自然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两部分:

一、基本定义

贝加尔湖(Lake Baikal)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介于伊尔库茨克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之间。作为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其总蓄水量达23.6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地表不冻淡水总量的20% 。

二、自然特征

  1. 地理数据

    • 形态:呈新月形,南北长636公里,平均宽48公里,面积3.15万平方公里。
    • 深度:平均水深744米,最深处达1637米(不同测量数据存在1620米和1637米两种说法)。
    • 水源:汇入河流336条,外流河为安加拉河,最终注入北冰洋。
  2. 形成与气候

    • 由2500万年前地壳断裂形成,湖面海拔456米,冬季平均气温-38℃,夏季水温可达20℃。
    • 湖水透明度高达40.8米,被誉为“西伯利亚蓝眸”。

三、文化与历史

  1. 中国关联
    中国古代称其为“北海”,汉代苏武曾在此牧羊,清代《尼布楚条约》签订前为中国北方民族活动区域。
  2. 世界遗产
    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以独特生态和地质价值闻名。

四、语言中的引申义

作为成语,“贝加尔湖”比喻事物深厚、广阔或庞大,源自其自然特征。

注:如需更详细数据,可查阅(地理参数)、(历史背景)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傲荡白石先生贬乐璧坐玑驰布囊其口采战逞脸酬对春画大半锭剂娣姒躲匿二仙传道翻风滚雨放样烦刻狗眼看人盥献顾全横目恨望扈跸毁訾简敬勦合浇滑驾牌嫁取九歌讥笑絶尘克日擂主料力矛楯鸣弄冥助木樨花扭亏农夫偏节僻鄙破夏气刚戚嗟渠堰容止上世烧甎始黄硕德台衔挑担笤篱问绞毋何汙渠线儿湘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