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克日的意思、克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克日的解释

约定日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乃与克日会战。”《陈书·后主纪》:“眷兹狴犴,有軫哀矜,可克日于大政殿讯狱。”《水浒传》第五四回:“臣举保此人,可以征剿 梁山泊 ,可授兵马指挥使,领马步精鋭军士,克日扫清山寨,班师还朝。”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书的还魂和赶造》:“如果仅仅是克日速成的草稿,或是栈房角落的存书,改换新装,招摇过市……实际上却不过得到一大堆废物。”


约定或限定日期。《晋书·羊祜传》:“每与 吴 人交兵,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三折:“覷 曹操 易如翻掌,剋日而破,指日成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有一家为狐所祟,请往驱除,整束法器,剋日将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克日"是现代汉语中具有明确时间限定含义的动词短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严格约定或限定日期"。该词由"克"(严格约束)与"日"(时间单位)组合而成,核心语义包含两方面:

一、约定日期:指双方共同商定确切时间,如《汉语大词典》记载的"克日会盟"用法,常见于古代文献中表示日期约定。现代使用场景多出现在公文或正式协议中,如"双方克日签署合作备忘录"。

二、限期完成:强调在指定期限内必须达成目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列举的"克日竣工"即属此类用法。现代常见于工程建设、司法文书等领域,例如"法院克日执行判决"的表述方式。

需特别注意与"刻日"存在异形词关系,《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指出二者音义相通,但推荐使用"克日"作为规范词形。在具体运用时,该词多保留书面语色彩,口语中更常使用"限期""约定日期"等替代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

“克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克日”指严格按规定日期或期限完成某项任务,强调时间的准确性和执行力。具体有两种语境:

  1. 约定日期(如古代会战、议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公乃与克日会战”,指曹操与敌军约定具体交战日期。
  2. 限定日期(强调紧迫性):
    如“克日起程”表示限期出发,现代多用于正式场景,如“克日动工”“克日完成整改”。

二、用法特点


三、经典例句

  1. 历史文献:
    《陈书·后主本纪》:“可克日于大政殿讯狱”,指定期审理案件。
    《水浒传》第五四回:“克日扫清山寨”,强调限期完成任务。
  2. 现代用例:
    鲁迅曾用“克日速成的草稿”讽刺仓促完成的作品。

四、注意事项

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例如“克日会战”侧重约定日期,而“克日动工”则强调限期执行。

别人正在浏览...

安分守己跋弗倒板堞怅怏谄谀取容触触生捶殴粗豪村胄打和簜札悼恨地质力学多言繁称防堵风名伏望工迟官塘大道规橅浩大豪纤家户矫诞佳人已属沙咤利寄殡纪行剧圣考核考绩幽明科降夸骜裤腿两侧娽娽率职闷满迷瞪民舍南面官能者多劳鸟觜评估仆累谴举敲棋且战且退黥卒却坐入账三京涉池衰离双跪双亲数巡婷婷卧甲吴王脍余欣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