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有应得的意思、咎有应得的详细解释
咎有应得的解释
谓由于自身的罪过而得祸或受罚是完全应得的,怨不得别人。《宦海》第七回:“ 李德标 一时冒犯,触怒 乌绅 ,咎有应得。”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原来我的识见,就正和 唐 朝的‘不知其源者’相同,贻讥于千载之前,真是咎有应得。” 巴金 《家》十四:“你当初为什么不反抗,不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现在是咎有应得。”
词语分解
- 咎的解释 咎 ù 过失,罪过:咎戾。负咎。以彰其咎。 怪罪,处分:既往不咎。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灾祸:休咎(吉凶)。 怨仇:与臣有咎。 笔画数:; 部首:口; 笔顺编号:
- 应得的解释 犹应当;应该。 唐 杜甫 《喜雨》诗:“晚来声不絶,应得夜深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供养伯伯是应得的,此银伯伯留下随便使用。”《红楼梦》第八三回:“这病时常应得头晕,减饮食,多梦。” 郭沫若
专业解析
"咎有应得"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指一个人遭受的灾祸或惩罚是由其自身的过失或错误行为导致的,是理应承受的结果。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字义拆解
- 咎:过失,罪责。《说文解字》释为“灾也”,引申为过错、责任。
- 应得:理应得到,应当承受。
合指因自身过错而理应承担相应的不良后果。
-
整体含义
形容某人因言行不当、失职或犯错而招致惩罚或损失,属于自作自受,并无冤枉之处。
例句:
他因贪污受贿被判刑,完全是咎有应得。
二、权威词典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
受到的惩罚或灾祸是自己造成的,一点也不冤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查看词条(注:此为商务印书馆官网词条示例链接,实际查询需通过该社官方平台)
-
《汉语大词典》
释义:
罪过或灾祸由自己招致,理应承受。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收录于权威历史语料库。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官网)
三、用法与语境
- 情感色彩:含贬义,多用于批评或评价他人过失导致的后果。
- 语法功能:常作谓语、定语,如“这是咎有应得的下场”。
- 近义词:罪有应得、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 反义词:无妄之灾、飞来横祸。
四、古典文献用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清代吴趼人):
“这件事,据我看来,他实在是咎有应得。”
此例印证成语在近代文学中的批评性用法,强调责任归属自身。
参考资料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 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网络扩展解释
“咎有应得”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 字面分解:由“咎”(过失、罪责)、“有”(存在)、“应”(应当)、“得”(得到)组成,整体表示因自身过错而遭受应有的惩罚或后果。
- 核心思想:强调因果关系,即人的错误行为会导致对应的负面结果,带有“自作自受”的贬义色彩。
二、出处与用法
- 典故来源:出自清代张春帆的小说《宦海》第七回,原文为“虽然李德标一时冒犯,触犯乌绅,咎有应得……”。
- 使用场景:多用于批评他人因错误行为招致惩罚,或表达对公正结果的认可。例如:
- 骑车违规被罚款,可称“咎有应得”(例句来源)。
- 官员因渎职被追责,也适用此成语。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罪有应得(侧重罪行与惩罚对等)。
- 反义词:积善得果(因善行得到好报)。
四、补充说明
- 语法结构:主谓式成语,通常作宾语,含贬义(如“这是咎有应得”)。
- 常见误读:“咎”读作jiù(第四声),不可误读为“chù”;“应”读yīng(第一声),非yìng。
别人正在浏览...
白折子柏舟谤史板蓝霸王鞭嬖御彩旗残草忏事称功辞迹祠山神聪谋大课道边苦李顿辱方外游凡有负牛咈心赶赴怪石供关石归控划分袷车谏诲校点鹪蚊祭赛开晴兰亭序靓仔礼典另日灵休六瑞冕旒摩捋嬭食平仲坡颍情死沙度绳法绅士使持节十命水至清则无鱼天墟踢鞬子通蔽吞贜翫闻微察嫺静仙坛记先医心高气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