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板蓝的意思、板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板蓝的解释

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别名。叶和根均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蓝》:“马蓝:叶如苦蕒,即 郭璞 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板蓝(学名:Isatis indigotica Fort.),又称菘蓝,是十字花科菘蓝属的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国传统药用与染料植物。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植物学定义

板蓝根茎直立,株高40–100厘米;基生叶莲座状,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全缘或具波状齿;茎生叶互生,基部箭形半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瓣黄色,角果长圆形扁平,种子一枚。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北,现多地人工栽培(来源1)。


二、药用价值

  1. 根(板蓝根)

    性寒味苦,归心、胃经,具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效,常用于温病发热、咽喉肿痛及病毒性感染(如流感)。现代药理学证实其含靛玉红、芥子苷等成分,可抑制病原微生物(来源2)。

  2. 叶(大青叶)

    鲜叶可制青黛(染料),干燥后入药,功效与板蓝根相近,兼能消斑疹热毒(来源1)。


三、名称溯源

“板蓝”之名源于古代染色工艺。其叶含靛蓝素,经发酵、氧化后可制蓝色染料,用于染布(称“靛蓝”)。因染坊常将靛膏固化保存于木板上,故称“板蓝”(来源2)。


四、现代应用延伸

除传统药用外,板蓝提取物亦用于天然染料、食品添加剂(如板蓝根凉茶),但需遵循规范用量(来源1)。

参考资料

  1. 《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中国植物志》第33卷(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板蓝”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植物学定义(主要含义)

  1. 基本属性
    板蓝是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马蓝()。其茎叶干后呈蓝色或黑绿色,根茎粗壮且断面为蓝色。古代因其叶大且用于制染料,故得名“板蓝”或“马蓝”()。

  2. 药用价值
    根和叶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常用于预防流感、腮腺炎、咽喉炎等疾病,也是板蓝根颗粒的主要原料()。《本草纲目》等古籍均记载其药性()。

  3. 分布与生长环境
    多野生或栽培于山地、林缘等潮湿区域()。


二、文学中的颜色描述

在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板蓝”被用来形容天空或水面的湛蓝色,属于文学化比喻()。但此用法较少见,现代多指植物。


补充说明

建议参考权威医学文献或《中国植物志》了解详细分类与药理作用。

别人正在浏览...

矮个子百世流芬绷弓子毖甯不得劲卜夜才臣蒇功谗舌车侧郭门尺寸之地冲操村坞村胥存摺挏酒噩异冯相负屈垢泥衮职罕言寡语何庸虎狼心火伞郊岁借书证金兰契遽忙来孙老卖冷韵两脸六料六月债路垂掠美市恩买帐能那爬山越岭迫索钱垛潜发七符六诏却非惹厌柔活弱房绳祖筮问士则顺俗殊勋异绩恸悼痛疚土囊闻命踒踻先典邪燥